端午节是我国最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每逢端午,历代诗词作家都会以他们敏感的艺术细胞,创作出许多充满民俗情趣的诗词,让后人得以管窥当年端午节的诗意景象。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 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端午
[唐] 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浣溪沙·端午
[宋] 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
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乙卯重五诗
[宋] 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着危冠。
旧俗方储药,赢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重五》
【宋】 朱松
异乡逢五节,卧病此衰翁。
竹笋迸新紫,榴花开小红。
山深人寂寂,气润雨蒙蒙。
煮酒无寻处,菖蒲在水中。
午日观竞渡
【明】 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
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
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
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
醉讽离骚不解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