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县政协主席史小军、秘书长张景反映:近年来,兴县畜禽养殖业发展迅猛,为农民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入,但同时也带来了对河流的污染。以油房沟河为例,油房沟河沟长31公里,流域内有养猪场、养鸡场、养牛场8座,年约产生52万吨养殖粪污,其中约有46万吨粪污由生猪、蛋鸡养殖场产生。由于养殖场粪便的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落后,经简单处理的占10%,外运当作肥料的占60%,30%的直接排入沟渠,遇雨天流入河道,造成了水质劣化、河流污染。
为此建议:1.农业部门给予养殖户技术指导,同时对养殖户兴建化粪池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确保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后排放。2.加强大型养殖污染治理项目建设,引进社会资金和先进技术,建设有机肥加工厂,提高畜禽养殖污染物的资源化利用效率。3.加强新建项目准入审查,对乡镇辖区内的新建畜禽养殖项目,选址要符合环评法的要求。4.各村要强化对养殖污染防治宣传,落实巡逻人员和巡逻机制,定期巡查河岸生态环境、卫生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积极进行整改,定期进行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