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 合

电子烟“入侵”校园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

交城县政协文教医体委主任张宇英、特约信息员武亚西反映:近年来,电子烟凭借年轻化的营销策略、缤纷时尚的包装以及多样化的口味选择,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而在其“健康”“没有危害”“有助于戒烟”甚至名人站台的诱人宣传下,吸食电子烟的年轻人数量急剧增长。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一些不法商贩将电子烟的触角伸向了中学校园。许多学校周边的文具店、小卖部均出现了电子烟的“身影”。事实上,电子烟并没有其所标榜的那么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电子烟中的尼古丁、其它有毒释放物以及二手释放物存在明显的健康风险。2018年8月,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通告,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但由于电子烟属于哪类产品至今没有准确定论,导致在监管上存在空白。同时,电子烟体积较小、隐蔽性强,无形中增加了监管难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电子烟“入侵”校园的现象。

电子烟不仅存在毒性风险、上瘾可能,二手烟雾也有潜在风险。其在青少年中的流行,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必须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

为此建议:

一、尽快出台电子烟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明确所属产品类型及监管主体,压实监管责任。

二、加大对校园周边文具店、小卖部售卖电子烟行为的执法巡查及打击力度。一经发现,严查重处,消除商家的侥幸心理。

三、借鉴网络购买手机电话卡需实名认证的做法,在线上购买电子烟产品时,设置实名身份认证程序,从源头上杜绝青少年购买电子烟行为的发生。

四、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青少年普遍好奇心强,容易受新生事物的影响而忽略其危害性。要通过学校宣讲、媒体报道、发放传单等多种形式,加大对电子烟危害的宣传教育,引导青少年自觉远离电子烟产品,保护自身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