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春,汾阳敌工部武工队,委派赵铭和爱人吴润英同志,立足于汾阳城内,为我方搜集并转运各种子弹。
当时,汾阳城系敌人心腹重地,岗哨林立,防守严密。从敌人手中搞到子弹,已非易事,再把子弹从敌人的眼皮底下转送出去,就更为困难。怎么办呢?赵铭夫妇经党组织同意决定打入敌人的“二六九”兵站子弹库内。他们经多方支持,赵铭同志在敌人的子弹库内当了一名收粮管账的差事。经过一段工作,赵铭同志发现有个姓赵的管理人员,爱吃爱喝,甚至爱抽“料面”,但他常没有钱,赵铭同志抓住这个人的弱点,经常以交朋友、称兄道弟的做法,和他热乎起来,并经常有意地借给他钱用。由于姓赵的还不起钱,赵铭同志就暗示用子弹顶债。起初,他是几十发几十发拿,后来就整箱往外拿。把子弹搞到手后,白天放在麦垛里,晚上弄回家,然后,由吴润英同志负责向城外运送。
吴润英同志当时只有30来岁,但很有见识。开始,她是利用自己三个孩子往外带。办法是:用长布袋把子弹围在孩子的腰里,外面穿上衣服,纹丝不露,自己领上孩子大大方方的通过岗哨。他们今天出南门,明天出北门,后天串东门,避开了敌人的注意。
后来,搞到的子弹多了。组织上决定用毛驴驮运,由栗家庄派出粪驮进城,夜深人静以后,吴润英家的后院,把子弹装进粪驮,伪装起来。第二天等城门一开,由孩子们拉着臭气难闻的粪驮子出城。由吴润英按照指定的地点交给我武工队。
从1945年到1947年,赵铭、吴润英同志,在险恶的环境中,冒着杀头的危险,为武工队搞到并送出了四万余发子弹,有力地支持了党在汾阳的武装斗争。他们于1946年8月中旬,经贺礼文同志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7年6月,由于叛徒出卖,赵铭同志被捕。吴润英同志闻讯逃到了娘家罗城村,后又被敌人抓住,在押解途中,我游击队、武工队采取措施,阻击敌人,营救了吴润英同志。
1948年7月,汾阳解放了,赵铭同志出狱后,继续参加全国解放战争,后又赴朝参战。赵铭同志归国后,吴润英同志也离开汾阳随军工作。1972年赵铭、吴润英同志转业回到汾阳。
梁崇定供稿 郝世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