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文化

历史留影看巨变

□ 王洪廷

我是临县第一个拿起新闻照相机的人,记得那是1965年,由文化馆调《临县报》社当记者。在10多年的记者工作中,我跟了4任县委书记,跑遍了临县的山山岭岭,拍摄下当时的各种政治活动、生产生活、阶级斗争的动人照片,更多的是“举旗抓纲学大学寨,艰苦奋斗赶昔阳”的劳动场面。的确,在长达15年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中,临县治山治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条条梯田绕山岗,沟沟坝堰平展展,特别是阳坡水库的加固工程,百里湫河大坝的胜利建成,不仅增加了水浇地,而且征服了洪水泛滥,使百里湫川变成了米粮川。我的这些摄影作品在各种报刊上登载,成为小有名气的摄影家,为山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摄影工作也成为我一生的爱好,照相机出门随身带,见有好的镜头就拍了下来。我54年的摄影生涯,共保留摄影作品36集,计有照片1800多张。今年是新中国建立70周年大庆,我把我的摄影作品翻了出来认真品尝,我和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从定格在相纸上的一幕幕瞬间,好像又回到几十年前的时空隧道,老区人民在各个时期,都为社会主义建设艰辛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或经验教训,留下了感人的镜头。

改革开放是共和国一次历史性的里程碑,不仅很快解决了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而且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飞速发展,看我的一张张照片,就是一项项伟大成就;一个个聚焦了的镜头,就是一个个改革开放的胜利硕果——两条高速通临县,三条铁路穿县境,使封闭落后的临县人长上了飞毛腿;那农村一座座小二楼的照片,联想起昔日“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共产主义理想不是已经实现了吗?那建筑豪华的移民新村,使山庄窝铺的贫民,彻底告别了孤闷而闭塞的穷乡僻壤;农业生产基本摆脱牛耕人担的劳动方式;规模养猪养鸡养牛,以及大棚蔬菜、食用菌培植等产业的形成,满足了城乡副食的供求,过去只求填饱肚皮,而今求好求营养求保健,改变了昔日的饮食文化。穿文化的发展更是不可想象,家庭主妇缝衣做鞋已经成为历史。还有旅游事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过去批判旅游是“资产阶级少爷小姐们的腐朽生活”,而今寻常百姓也游山玩水,享受大自然赋予的欢乐。

掩卷深思,我的画册是老区临县70年的变迁史,是临县人民艰苦奋斗改天换地的创业史,是定格了的时空不能再拍摄的珍贵文物。而今的临县,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今的临县人,站上新起点,进入新时代,砥砺奋进,描绘更加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