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 文 化

马烽文章曾入选高中语文课本

□ 李勇斌

马烽,我市孝义人,汾阳是他的第二故乡。被誉为“人民作家”,同时也是“山药蛋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上世纪60年代马烽有多篇文章曾入选语文课本,然而,岁月流逝,老课本保留至今的并不多见,年长者大多是回忆曾经学过马烽先生的文章。

近日,笔者就淘得两本上世纪60年代出版的高中语文课本,内有马烽先生的《杨家女将》和《太阳刚刚出山》两篇文章。《杨家女将》,1960年发表于《火花》杂志6月号,被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1月出版的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太阳刚刚出山》,1959年发表于《人民文学》12月号,被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1960年12月出版的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杨家女将》主要讲述了女泥瓦匠杨玉环同蛤蟆滩村干部争论村里应不应该盖办公楼的故事。《太阳刚刚出山》主要讲述了柳庄村打井、修渠、搞生产的故事,该小说还被改编成同名电影于1960年上映。这两篇文章都讲述了农村发生的故事,文章生活画面广阔,人物形象丰满,表现手法丰富,通俗朴实,幽默明快,很接地气,读来朗朗上口,情节高潮迭起耐人寻味。

除了《杨家女将》和《太阳刚刚出山》这两篇文章,马烽先生还有许多优秀的作品广为人知,诸如《三年早知道》、《我的第一个上级》、《饲养员赵大叔》、《刘胡兰传》、《扑不灭的火焰》,与西戎合著的长篇章回小说《吕梁英雄传》等,通过他的作品可以发现,每个阶段农村工作的成就与问题、农民的思想与生活,都可以从他的作品中得到反映。可以看得出马烽先生是一位有着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作家,他的作品被赞为中国农村历史的“风雨表”。

今年是马烽先生逝世15周年,许多人通过不同方式缅怀这位人民作家。由于童年以及后来一段时间工作生活在汾阳,马烽先生把汾阳当作“第二故乡”,在“第二故乡”汾阳市贾家庄村建有马烽纪念馆,每日来此参观者络绎不绝,大家为吕梁有这么一位文学巨匠而骄傲。与马烽先生电影文学剧本《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同名的电视剧《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已于今年8月28日在汾阳贾家庄村开机。马烽先生已经作古,但是人民不会忘记他,不会忘记他的作品。

当一位即将步入耄耋之年的老者再次看到带有马烽先生文章老课本的时候,不禁感慨,时光飞逝,满满的都是回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