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 合

在吕梁奋斗的日子

□ 原丽鹏

北川河河槽清淤工作现场

北川河治理箱涵垫层原基面

时隔两年,当我再次回到治理好的北川河,看着我们一起为治理北川河奋斗的照片时,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心情久久难以平复。我和工友们将一段美好的年华献给了吕梁北川河治理工程,收获了我们从业以来最难忘的记忆,它也使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吕梁河道治理项目,是我参加工作以来第一次参与这一类工程项目建设,该项目从2013年开始,历时3年完工。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的企业培养起了一批吃苦耐劳、勇于创新、埋头苦干、锐意进取的年轻人。我每每回忆参加项目建设时的情景,感觉一切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艰苦环境 磨砺意志

2013年7月,刚从学校毕业的我,怀着对建筑工地的憧憬与对未来的遐想,来到了山西省吕梁市。

当年进行3公里野外河道施工时,环境极其艰苦。当时,我们这些新员工从事的第一项工作是测量放线,每天都要拿着棱镜,穿梭在近两米高的野草地里。我们除了经常被蚊虫叮咬,还会碰到花色不一的蛇。有的同事就因为忍受不了这种生活,工作了一个月就辞职了。我则与大多数人一起坚持了下来,经受住了艰苦环境的考验。

除了野外河道施工,土方开挖也不简单,一个不小心,便会挖得河水冲开围堰。那时,我们每天要盯开挖工程量,在挖机旁一站就是一天,工地来来往往车辆,几乎要把我们淹没在尘土里。一天下来我们全身上下都是土,大家互相开玩笑说:“今天又吃了多少吕梁的土啊!”

另一项颇具挑战性的工作,是箱涵与底板施工。2013年10月,雨季刚过,正是河道施工的黄金季节。那时,项目人员配置少,施工面积大,甲方又催进度,我们只能一人盯一片,不顾白天黑夜的验收钢筋模板,爬上爬下的验完一节又一节,一进工地就不得歇。

10月的吕梁山区,白天火辣辣的太阳把我们晒得蜕了皮,晚上却冷得刺骨。大家曾经埋怨,吕梁这几公里的河道上,连棵乘凉的树都没有,可在紧张的工作节奏下,即使有树,我们又哪有时间去乘凉呢?

坚持不懈 保障安全

施工进度虽然重要,但安全问题也不容小觑,穿插在日常工作中的,还有重中之重的安全防汛工作,这也突出了水利工程与其他工程的区别。一旦进入雨季,我们几乎就没有休息的时候,雨衣雨靴不离身,每天来回穿梭在3公里河道的两岸巡查险情。瓢泼大雨时,正是我们水利工程人最忙碌的日子。在泥泞的河滩路上,巡查一圈下来,我们根本分不清脸上的是汗水还是雨水。可我们还是经年累月一次次坚持巡查,因为防汛抢险不可控因素太多,容不得丝毫懈怠。

解决难题 培养才干

箱涵施工算是河道治理过程中难点最多的工作。我们第一次进行箱涵位置的测量放线、软式透水管铺设、橡胶止水带安装等工作时,就碰到了一系列难题。在前期施工过程中,橡胶止水带总是不能整齐地预埋在箱涵里。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只能不断钻研和学习。那时,大家没事就趴在箱涵边上研究、思索,最终成功研究出了一项QC成果,不仅解决了施工难题,还为我们赢得了荣誉。

回首往昔,我们工作最紧张的那段日子,正是自己成长最快的时光。白天,我们在工地抓住机会,一有时间就向有经验的工人学习;晚上,我们一起看图纸、学规范,弄不懂的地方大家一起研究、共同提高,为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我们还总结出许多创新施工方法,获得多项省部级QC成果奖。

一分付出 一分收获

在整个北川河治理过程中,我们对河道的巡查工作一刻也没有放松。在无数个下着大雨的黑夜,我们的雨披、雨靴里里外外湿透了无数回。此外,我们还与监理、甲方、施工队等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因为我们的出色表现,很长一段时间,水利局的流动红旗都挂在我们标段的办公室。

2016年,我由于工作原因调离了吕梁。但是,离开后,我还会时时想起在吕梁奋斗的那段时光,怀念我们团队的那份凝聚力,那份纯真的友谊令人难以忘怀。

时隔两年,当我再次回到治理好的北川河,看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孔,看着我们一起为治理北川河奋斗的照片时,我坐在曾经的办公桌前,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心情久久难以平复。

我和工友们将一段美好的年华献给了吕梁北川河治理工程,收获了我们从业以来最难忘的记忆。现在,看着壮丽的北川河道,我总会骄傲地对新员工说:“这是我们在你们这个年纪干出来的!”

这个工程或许说不上十分伟大,却是我们水利工程人用一滴滴汗水、一次次付出换来的,它使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幸福是奋斗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