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文化

故纸里的汾阳

民国时期上海有家山西医院 建国初院长为汾阳人

王清贵简历(汾阳医院图书馆馆长张建功提供)

□ 李勇斌

近日,笔者淘得一份距今已有69年的历史档案,该档案A4纸大小,一共三页,虽然纸张早已泛黄,但书法漂亮,内容翔实,细细读来,慢慢研究,一位生于1910年的汾阳人逐渐浮出水面。

这位汾阳人是谁?他是做啥的?

“路增辉,山西汾阳县人,1929年山东济南齐鲁大学理学院毕业,1934年山东济南齐鲁大学医学院毕业,曾获得理科学士、医学学士,加拿大吐伦吐(多伦多)医学院医学博士。1934至1936年汾阳医院驻院医师,1936至1937年汉口协和医院外科驻院医师,1937至1948年上海仁济医院外科驻院医师,又同院外科兼泌尿科主任医师,1948年至1949年上海同德医学院外科教授,1949至1950年同德医学院附属同德医院外科特约医师。”

由此得知,路增辉曾在汾阳医院当过驻院医师,依此线索在《汾阳医院志》上查找相关信息。院志记载“路增辉,山西汾阳人,1935年在院工作,医生”“医院出资供王清贵、路增辉等六人赴山东齐鲁大学学习”“1935年秋天,有王清贵、路增辉从齐鲁大学医学院毕业回汾任医师”,零散记载不足百字,难以了解他的其他信息。

该简历的发现既充实了《汾阳医院志》里路增辉的相关资料,又可更正《汾阳医院志》里路增辉在汾阳医院工作的时间,即从1935年更正为1934到1936年,可谓一举两得。经汾阳医院图书馆馆长张建功查询王清贵(建国后汾阳医院首任院长)档案,王清贵确实是1935年从齐鲁大学医学院毕业回汾任医师,由此可得知,王清贵、路增辉不是同一年去的齐鲁大学,路增辉比王清贵早一年回汾阳医院。

此外,路增辉还有在汉口协和医院、上海仁济医院、上海同德医学院、上海同德医院等医院从医经历,从医经验十分丰富,同我国现代医学泌尿外科的先驱和开拓者陈邦典一起共事过,名医顾毓琦曾是其院领导。

再回到该档案,1950年路增辉任上海山西医院院长一职,那么上海山西医院建于哪一年呢?

查询《上海市志》《上海卫生志》等相关资料未见记载该院历史信息。为了追根溯源,笔者继续寻找蛛丝马迹,终于在一张老报纸上找到了答案。

这张老报纸是1939年1月27日出版的《新闻报》,该报刊登了几乎半版关于山西医院的广告,大致描述了该院相关信息,十分难得。报纸内容显示,该院建于1931年,是一家政府注册的正式医院,开设外科、皮肤、喉科、戒烟等科室,还首创电除根治刺花、狐臭、乳蛾等诊治科目,全天应诊诊金六角,地址在上海市浙江路56号。

1939年的上海,已被日寇占领,山西医院的存在很不容易。报纸上有这么一段话令人欣慰,“现值非常时期,本院为拯救同胞疾苦起见,新设经济疗法,视病情轻重由十元至三十元为度,一经言明,医愈为止。本院创立八载,治绩经验中外咸知,绝非投机者流借经济美名吸引病家,敢以名誉担保。”由此可见,山西医院是一所为了治病救人的好医院,是一所被老百姓认可的好医院。

通过该报还可得知,当时1939年山西医院院长是张志坚,医务主任是张之毅,女医主任是冯友琴,在依据笔者收藏的这份档案记录“之毅代理山西医院院长已历两载,今因体弱多病,当请敝院股东会另简贤能以便休养,已得全体股东同意准予辞职并聘增辉担任山西医院院长……”由此推测张之毅是1948年担任的山西医院院长,应该是第二任院长,继任者路增辉是第三任院长。

《黄浦区志》记载“1957年2月山西医院和真心医院合并组建黄浦区医院”,至此上海山西医院一共存在了26年。

1946年“浙江路”改为“浙江中路”,浙江中路56号山西医院现已不存。

路增辉,1950年以后事迹待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