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

汾阳医院:一台特别的骨科手术

□ 文/图 本报记者 曹永亮

手术现场

2月2日,农历正月初九。中午时分,山西省汾阳医院骨二科收治了一名外伤致左小腿开放骨折的年轻患者张先生(化名)。特殊时期,体温是最受关注的医学指标。值班医师详细询问患者外伤病史、疫区接触史、出行史。在测量体温36.5℃及胸片未见明显异常的结果后,他按开放骨折的诊治流程急诊通知手术。

下午3时15分,手术室护士李静将患者接入手术室。麻醉科主任高勇随即为患者测量体温为38.3℃,患者体温进行性升高达40℃并伴呼吸急促,再次询问患者旅居史及近期接触史,结合患者居住地两例新冠肺炎确诊事实,不能排除病毒感染的可能。

特殊时期,情况紧急。高勇主任、陈涛护士长立即汇报请示院领导。该院党委书记郭任维立即回复:“特殊时期,特殊预案管理,保护好自己,管理好患者。”“患者已骨折后6小时余,体温在升高,病人不能耽搁,按照既定计划进行。”王智勇主任果断下达命令:“手术团队紧急召开术前会议。”

“开放骨折,不容拖延,还是选择既定方案进行。”术者骨二科副主任李飞雄发言。

“麻醉科积极配合手术,病人病情最重要。”手术室麻醉科主任高勇表态。

“手术室有既定预备方案,可以支持手术进行。”手术室护士长陈涛说。

“我已经接触过病人,我选择继续为患者行手术治疗。”骨二科梁颖杰副主任医师坚定地说。

“我已接触过病人,我选择帮助手术继续进行。”手术室护士甄彩娟斩钉截铁地说。

“我也接触过病人,可以行C型臂透视操作。”骨二科骨科规培医师许彪说道。

“我也接触过病人,我申请继续帮助手术。”在危险面前,手术室护士李静比往常更加沉着、冷静。

“我知道这种情况下你们也有顾虑,但希望你们可以有最适合我的方案,相信你们。”对于各位医护人员做出的表态,患者张先生内心充满了感激。

在紧急会议后,医院立即做出周密安排:一、手术按照既定计划进行,但要做好隔离防护措施,做好最坏的打算;二、人员安排如下:术者李飞雄副主任医师,一助梁颖杰副主任医师,麻醉师高勇,后勤保障陈涛护士长,手术护士甄彩娟,手术室护士李静改为本次预备护士,骨科规培医师许彪改为术中C型臂操作者,术中手术间机动待命人员为甄彩娟与许彪;三、术中密切监测患者体温变化;四、紧急清洗、消毒患者路过的手术间之外任何区域;五、紧急联系院办、预防保健科,做好防护、消毒措施;六、术后按照防疫要求处理手术间及手术用品;七、将本次手术团队及病房护士暂列为需隔离观察人员,需严格按照规定自身消毒,自行隔离;八、紧急联系感染性疾病科,对患者行相关检查。

手术于2月2日下午6时28分开始,下午8时20分顺利结束。术中患者体温值一度高达40.3℃,患者出室温度为38.6℃。

手术结束后,患者被按既定通道护送安返病房,并于病房隔离观察治疗。医护人员按要求进行了相应消毒隔离。

令人欣慰的是,第二天,经诊疗,该患者被排除新冠肺炎。这也让参加手术的所有医护人员长舒了一口气。

本次手术在新冠肺炎疫情下进行,该院集中力量战“疫”于传染病院区,患者来自有确诊病例的市区,手术按照术前既定手术方案进行,当为战“疫”时期的特殊骨科手术。

“看看前方奋战在疫区一线的同胞,想想我院第一批奔赴武汉的‘逆行者’,听听我院传染病院区医务人员的心声,请你们放心,有困难我们顶上!”参加本次手术的多位医护人员向记者表露了同样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