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文 化

立足本土 倾力打造吕梁文化精品

——吕梁鑫晖以电影讲好吕梁故事传播吕梁精神纪实

黄河传人剧照

□ 卫彦琴

“这部非遗保护题材的电影非常接地气,情节很感人,尤其是女一号演员的表演非常到位,很感人,我几乎是一直流着泪把它看完的”。2018年10月,由汾阳籍著名电影导演贾樟柯创意并主办的第二届平遥国际电影节期间,放映了一部故事片《黄河传人》,观影后一位来自太原的观众对媒体说。

《黄河传人》是吕梁市鑫晖文化传媒公司拍摄的一部非遗传承故事片,取材于临县黄河大唢呐公司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晓弘原型,2014年4月,当该片总策划薛平先生在临县三交镇文化站召开影片座谈会时,向编剧、导演、制片人提出了该片的总体构思,特别强调要突出大唢呐传承人的学艺难、传承难、生存难,既要说到目前非遗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还要看到政府的保护力度以及传承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执着追求,事实证明,影片之所以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正是遵循了这个“三难”原则。

2019年12月在山西传媒学院举办的2019年全省电影创作专题培训班上,山西省电影局领导在开班、结业仪式讲话中多次提到吕梁市鑫晖文化传媒公司,称赞他们在立足吕梁本土文化,创作红色文化题材、农业产业化文化题材电影等方面取得的可喜成绩。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尽管在拍摄过程中涉及很多物质因素,但是终极目的是以精神层面导向心灵为主。电影重点凸显艺术形象塑造的典型性;艺术情节布构的跌宕性;艺术语言演绎的生动性;艺术表现手法的丰富性等,每部影片向受众呈现的文化底蕴是不尽相同的,无论作为当代社会的大众文化艺术,影视艺术的渗透力、包容性和覆盖面均为其他艺术所不及,《黄河传人》正是在这方面有所创新。

山西电影作为中国电影百年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区域甚至全国文化建设状况,吕梁电影作为山西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一样,在反映吕梁地域文化、历史文化,特别是红色文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产、生活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吕梁市鑫晖传媒公司成立八年来共创作故事片12部,其中红色题材3部、农业产业化题材7部、非遗题材1部、励志题材1部,这些影片分别被央视六套电影频道,解放军、武警政治部、农村电影放映平台,省影视频道,优酷、土豆网络平台等采购、播出,为传播吕梁红色文化、推进农业绿色产业、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地方文化事业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在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吕梁市鑫晖文化传媒公司拍摄的11部本土电影被山西电影局、山西电视台影视频道《红色经典·勿忘初心》系列主旋律影片展播栏目播出,占到了全部展播影片的三分之一,在国庆期间向全省人民献上了一份厚礼。

以农业产业化系列题材电影促农业转型发展

吕梁是革命老区也是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农业农村的发展历来是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心,也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几年来鑫晖公司除了推出红色题材电影外,还紧密配合市委、市政府提出的8+2(即红枣、核桃、杂粮、畜牧、蔬菜、马铃薯、林下中药材、食用菌八大产业+龙头企业和市场)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吕梁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的步伐的中心工作,从2013年起,启动了片名以“了”字结尾的农业产业化系列电影故事片创作,力图通过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讲故事形式,展现吕梁当前的农村、农民和农业产业发展的新风貌,促进农业转型发展,改变以煤焦为主业的大产业结构,主题就是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绿色农业、建设环保农业。

2013年鑫晖公司同央视农业频道合作,以柳林县红枣企业家高全科为原型,创意策划和创作了轻喜剧风格的《枣儿红了》故事片,讲述了柳林县红枣产业转型发展中的故事,该片在拍摄完成后,还以电视剧(上下)的形式,以《枣缘》为片名,在央视七频道进行了2次播映。影片发行后,通过全国农村院线、市县电视台及农村放映队走村入户等形式,在全国及吕梁范围内进行了播映,受到广泛欢迎和好评。

2014年又创意策划和创作了第二部农业产业化系列影片《蘑菇香了》,该片以汾阳市企业家李秋娥为原型,讲述了煤焦企业转型农业产业化的艰难历程,描绘了通过蘑菇产业扶贫给企业和贫困户带来的增收致富动人场景。该片以同样以电视剧的形式,在央视七套以《杏姑梦》为片名进行了播映。同年还策划和创作了第三部农业产业化系列影片《金菊开了》,在方山县开机拍摄,该片反映了当地企业通过收购加工万寿菊,带动贫困户种植,进而实现增收致富的故事。该片以《如果花开》为片名,在央视农业频道以电视剧的形式进行了播映,并列入第23届金鸡百花电影节新片展映。

2015年,鑫晖公司根据交城县以养牛为农业主导产业的实际,创意策划和创作了第四部农业产业化系列影片《牛儿肥了》。该片以一对城市退休职工回乡发展优种肉牛养殖进而带动贫困户脱贫的真实故事为基础,演绎了发展当地优势产业的广阔前景。该片于2016年5月在太原举行了首映式。之后,央视农业频道也以电视剧的形式播出。2016年,策划创意和创作的第五部、第六部农业产业化系列电影《土豆花开了》和《谷子熟了》分别在岚县和兴县进行了拍摄,获得公映许可证后,分别在太原和吕梁市进行了首映式。其中《土豆花开了》在央视农业频道以原名电视剧的形式进行了播映,《谷子熟了》也向央视电影频道转让了播映权,并于2020年1月21日八点在央视六套电影频道播出。2017年,策划创意创作的第七部农业产业化系列电影故事片《核桃梦圆了》在中阳县拍摄完成,影片反映了贫困乡村精准脱贫行动中,大学生村官倾力开展科技培训和实用技术推广,帮助贫困乡村发展绿色核桃产业,带领群众脱贫的故事。影片播映后,受到各界好评,《核桃梦圆了》受到省委宣传部肯定,获得了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2018年度山西省优秀故事片奖”。

以红色题材电影弘扬吕梁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推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要“努力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新的文艺高峰,是时代和人民对文艺工作和文艺事业的殷殷期待,弘扬主旋律,社会思想就有了主心骨;传播正能量,社会发展就有了动力源。

吕梁是一片红色的沃土,无论是早期革命的贺昌、张叔平等革命先驱,还是抗战时期的晋绥革命根据地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大批干部南下,吕梁人民为革命胜利做出了巨大牺牲和重要的历史性贡献,因此在当代继承革命传统,弘扬吕梁精神,对吕梁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早在2012年,为了探索以影视手段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新路子,该公司就组织了电影《吕梁铁骨》的创作摄制,成功塑造了一位吕梁抗日英雄的光辉形象。该片摄制完成后,在吕梁各县电影院线及学校、农村广为放映,受到社会各界好评,在第21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作为新片展映,并由中央电视台六套电影频道播出,在全国农村电影院线播出场次已达5万多场。《吕梁铁骨》的拍摄成功,为吕梁本土电影的发展,为宣传吕梁、弘扬吕梁精神开辟了一条独特的路子。

以红色题材电影弘扬吕梁精神是鑫晖公司确定的电影创作的重要目标。2013年,鑫晖公司总策划薛平先生又组织编写了反映1946年兴县“四八”烈士殉难事件的《密战黑茶山》电影文学剧本,在中共兴县县委、兴县人民政府的配合下,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成功组织完成了摄制工作,在2014年4月8日烈士殉难68周年之际进行了首映。时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胡苏平在兴县检查工作时,观看了该片并给予高度评价,并指示省委宣传部、省电影处等有关部门,于4月20日毛泽东主席发表“四八烈士”悼词68周年纪念日之际,由省委宣传部主持,在省城再次组织放映,受到省有关领导和省广电局及有关部门的赞扬。《密战黑茶山》由此列入第22届金鸡百花电影节新片展映,该片电视播映权已转让给央视电影频道、解放军、武警等有关方面,在农村院线放映近万场。

一鼓作气,2014鑫晖公司又启动了抗战题材电影《军渡》的创作,在柳林县军渡黄河东岸,编写了一曲“黄河游击队”的动人故事,以小见大,彰显了晋绥边区在抗战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和历史性贡献,讴歌了吕梁军民不怕牺牲、顽强抗敌,构筑保卫陕北、保卫延安大屏障的历史性贡献,该影片于当年拍摄完成,上映以后,同样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被列入第23届金鸡百花电影节新片展映,在农村院线放映已超过7000场并向武警部队转让了播映权,黄河古镇军渡由此名传省内外。

以电影形式传承和保护吕梁非遗

吕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遍布在十三个市县区,是乡土民俗文化的瑰宝。中阳剪纸、临县大唢呐、孝义皮影,孝义木偶、柳林盘子、岚县面塑、岳村瓜子、汾孝地秧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不胜数,以电影故事片的形式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近年来鑫晖公司电影创作的又一个重要方面。

2014至2015年,公司创意策划创作了《黄河传人》电影文学剧本,并于2015年完成了拍摄和首映。该片以临县黄河大唢呐传承人刘晓弘为原型,塑造了农村艺人陈音缘刻苦学艺,对黄河大唢呐技艺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动人经历,从中演绎出一段曲折感人的爱情故事。该片公映后获得各界广泛好评,先后参展长春国际电影节和平遥国际电影节。本片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导演运用巧妙的艺术特色,还在于整个影片男女主演的成功演出,感动了无数观众,在黄河岸边、吕梁宾馆、吕梁电视台等拍摄现场,在场观众和群众演员无不为剧中情节感动流泪,该片两次在平遥电影节中定点放映(平遥、碛口),受到社会普遍赞扬。2014年,公司又策划同临县籍编剧兼导演刘潇珂合作,将《抱养奇缘》搬上了银幕。该片讲述了吕梁山区农村一个被遗弃的女孩在艰难环境中逆境成长,历经磨难,最终成才的动人故事。该片公映后,先后参展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等国内外12个知名的电影节,获得多项奖项,如2015年海南海上丝绸之路电影节最佳优秀影片奖、第二届巫山神女杯电影周最佳优秀影片、2016年第四届中国国际女性影展一等奖等奖项。该片已由多家城市电影院线放映,电视播映权已转让给央视电影频道。

八年来,吕梁市鑫晖文化传媒公司从吕梁的现实需要出发,探索吕梁本土影视作品的切入点,在红色革命文化、绿色产业文化、特色民俗文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抓住乡土影视文化发展的脉络,把传承吕梁精神、宣传地方特色文化、丰富当地群众文化生活立为创作目标,拍出多部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社会欢迎、群众满意的好作品,真正做到了影视文化创作以人民为中心。不仅如此,几年来他们经过多次研讨修改,完成了离石籍历史名人李效黎和丈夫林迈可参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题材的《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反映离石籍古代高僧刘萨诃的古代历史题材《丝路佛光》、反映武术之乡文水左家拳的《左家拳传奇》、反映交口红军东征题材的《东征之恋》、反映孝义皮影非遗保护题材的《舞影人生》等电影文学剧本,正在积极筹措资金,力争搬上银幕,更大规模地传播吕梁精神、宣传本土文化、创作健康向上、有影响力的好影视作品,力争成为全国有影响、全省排前列的影视制作单位。

总策划薛平,总经理王乐东,以及刘荣国、宋毅、高迎新等公司一班人表示,鑫晖公司将继续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要全情投入、用心诠释每个角色、每部作品;要坚守艺术底线和道德底线,通过言行影响更多人;用电影讲好吕梁故事、展示吕梁精神,以制作本土影视作品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原则,也是鑫晖公司坚定不移遵循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