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是个令人心碎的日子。往年的今日,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上的岚县人民群众,都要扶老携幼自发来到“四八烈士”纪念地岚县飞机场,进行纪念活动。今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人们只好或在各自的家里,缅怀先烈,向烈士致敬;或驱车来到飞机场敬献花篮寄托哀思,告慰先烈,继承先烈遗志,做好本职工作,报效祖国。虽然是暮春时节,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岚县早晚还有些许寒意,但是,寒意并没有阻挡住春天匆匆的脚步。
人们常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其实,这对草木是一种偏见,也是一种误解。草木不但有情有义,而且还是情深义重。尤其是像岚县这样的老革命根据地上生长出来的草木,在当年的烽火年代曾浸染过烈士的鲜血,曾经历过血与火的洗礼,骨子里始终留存着烈士的基因。这些草木最有情怀、最有担当、最懂得感恩、最善解人意。他们了解人们今年的心情。在4月8日这一天到来之前,如约而至,如车前子、红辣卜、圪蔬蔬、麻麻、洋洋等小草或呼朋引伴或三三两两或独自一个,在飞机场的不同方位,向“四八烈士”鞠躬致敬。你看那颗眼尖的小草,趴上一个土疙堆,踮起脚尖默默地向“四八烈士”行礼祈祷呢。看那一颗颗杏树,不论是高的还是低的,不论是粗的还是细的,枝头通通绽放着素淡的白花。有的简洁、有的繁茂,有的属于小写意、有的类似工笔画。虽然风格不一,但是,他们的心灵是相通的,那就是缅怀先烈,寄托哀思。
1946年4月8日,王若飞携带着中共代表团就宪法、国民政府组成等问题同国民党谈判的最后方案,同秦邦宪、叶挺、邓发和黄齐生等,乘美国C-46运输机离开重庆返回延安。因天气原因,飞机中途迷失方向,当日下午2时左右,不幸在山西省兴县东南80里海拔2000多米高的黑茶山上撞山坠毁,同机17人全部遇难。空难发生后,根据中共中央决定将烈士遗体从黑茶山运往岚县飞机场,再转运延安。4月17日,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在岚县飞机场举行了隆重的公祭,晋绥边区1.5万余人在岚县机场追悼遇难烈士。18日,“四八”烈士遗体从岚县飞机场运往延安。
岚县飞机场位于岚县岚城镇前庄村,宽30米,长1500米,占地4.5万平方米,跑道厚1米,用片石、石灰、泥浆夯住。兴建于1945年8月24日,于当年9月30日建成。只用了短短35天。当时,一个只有60000人口的山区小县,35天就建成一个可以起降包括各种大小型运输机、战斗机在内的机场,实属罕见!当年岚县人民修建飞机场,根本没有现代化的施工设备。什么装载机、挖掘机、运输机、打夯机,见也没见过。全凭人背肩挑。数来的工具就是扁担、箩筐、铁锹、洋镐等。飞机场全说的个瓷实、平展。当时没有打夯机,唯一的碾压工具就是石滚、石夯、木硪。英雄的岚县老区人民就是用这样的原始工具创造出现代化的飞机场,他们流了多少汗、吃了多少苦、费了多少劲,如今的人们难以想象。
目前,我们国家正处于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在前进的道路上,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我们应继承发扬过去老区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怕困难,去争取胜利的大无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