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党的政策好。自从进城后,钱也能挣下,孩子也能管上,家里也能顾上。以前住的是窑洞,各种不方便。吃水不便,主要靠担;交通不便,孩子念书难,得进城。可以说,管了孩子挣不了钱,挣了钱管不了孩子。”自从搬进兴县城住进新房后,刘小美一家的日子就有了改观,刘小美的脸上总挂着笑容。
今年32岁的刘小美是兴县魏家滩乡西坡村的易地搬迁贫困户。2019年,她家在易地搬迁中分得了兴县城区柳叶沟移民安置点的一套房子,房子虽然不大,但装修得舒适现代。
“搬得出,能就业,有收入。”为了让像刘小美这样的易地搬迁贫困户实现就业增收,兴县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经过多方考察及时成立兴县龙圣隆扶贫开发有限公司,引进了缝制衣服的扶贫车间,以此帮扶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我们车间总共开展了为期三个多月的培训,员工从四月中旬开始进入实习。实习期工资是按计件安排(发放),保底月工资1500元,超过1500块的我们照样下发,不够500块的我们给补贴。”兴县龙圣隆扶贫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锡道介绍说。
扶贫车间成立后,刘小美不出小区就有了就业岗位,凭着熟练的裁缝手艺很快成为了扶贫车间的服装缝制工人。刘小美告诉记者:“去年腊月,我进了扶贫车间参加培训,共培训了两个月,我挣了4000块钱。培训期结束后,计件挣工资,做得多挣得多。”
在柳叶沟扶贫车间里,我们看到,100多名工人每人一台缝纫机,正在娴熟地缝制衣服,为了确保衣服的质量,如期交付订单,工人们一针一线都格外认真,整个车间看上去紧张忙碌而又井然有序。
抓好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兴县通过大力发展扶贫车间,引进好项目,发展好产业,让越来越多易地搬迁的贫困户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像刘小美一样,目前,全县251名易地搬迁户在兴县县委、县政府的帮助下,经过两个多月的培训后正式上岗,入职扶贫车间就业,实现了人人有工作、家家有收入,享受到了精准扶贫带来的幸福生活。“有新房,有收入,我们也成了城里人。”刘小美说,现在她尝到了幸福生活的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