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是推动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服务业恢复稳定增长是促进“六稳”“六保”“六新”任务有效落实的重要举措,是创造高品质生活的迫切需要,是率先蹚出发展新路的必然要求。《关于加快促进服务业恢复稳定增长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通过一批“真金白银”的“硬核”举措,实施针对性帮扶、精准化服务,将加快推动我省服务业恢复增长、扩能增效、提质升级。
延缓减免税费
降低企业成本
疫情发生以来,我省服务业发展面临房租成本高、人力成本大、资金周转困难等多重经营压力。《若干措施》中,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具体包括降低企业用气用水等企业用能成本,加大租金补贴力度、税费减免力度等。
在降低企业用能成本方面,《若干措施》明确提出,对住宿和餐饮行业用城镇自来水价格(不含污水处理费和水资源税)在前期降低10%的基础上,从2020年5月1日起再降低10%,延长执行至2020年12月31日。住宿和餐饮行业用非居民管道天然气,执行居民用配气价格(购销差价)政策可延长至2020年12月31日。对减免金额较大、经营比较困难的供水、供气企业,同级财政根据实际给予适当补贴。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李肇伟表示:今年3月初我省曾出台24条措施促进服务业企业复工复产复市。面对二季度消费需求复苏压力仍然较大的局面,省政府采取果断措施,又出台《若干措施》,且支持力度大、含金量高。比如:降低用能成本方面将进一步为企业降低成本8000万元。减免租金方面,对承租国有经营用房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上半年免收2月、3月租金的基础上,增加1个月房租减免,对下半年房租提出减半征收措施,减免企业租金约7000万元。
为了帮助企业减轻负担,缓解资金压力,《若干措施》再次加大免税力度,其中包括落实国家减免税政策,减免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免征公共交通、餐饮住宿、旅游娱乐、文化体育等服务增值税,减免民航发展基金,执行期全部延长到2020年年底。
事实上,疫情发生以来,我省税务部门多次聚焦疫情影响、关键群体、困难企业,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落实减税优惠政策、落实延缓减免措施,一是落实降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和提高起征点标准政策,让全省服务业小微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二是再次下调我省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统一按2019年税额标准的90%征收;三是对个体工商户减免租金的出租方,减免应纳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截至目前,已减免税款4225万元,惠及1万余户个体工商户,获减租金1.3亿元。
国家税务总局山西省税务局总经济师李渊表示,下一步,全省税务系统将继续按照税费优惠政策力求精准有效、“非接触式”办税服务举措力求精准有效、政策宣传辅导力求精准有效的要求,把各项税费优惠政策措施落实落细落到位。
加大政策支持
强化信贷帮扶
服务业在全省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次疫情对服务业的冲击尤为严重。《若干措施》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落实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和强化信贷支持政策。尤其是实现服务业特别是普惠小微企业融资“增量、降价、提质、扩面”方面,可谓获得更多、更有质量、更大力度。
其中,强化信贷支持主要有4条具体措施:一是用好信贷总量支持政策。抓住央行出台1万亿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契机,引导金融机构重点支持服务业中小微企业。二是用好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工具。对2020年6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到期的普惠小微贷款,按照“应延尽延”要求,还本付息日期最长可延至2021年3月31日,免收罚息。三是用好信用贷款政策工具。对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给予贷款本金40%的无息再贷款支持,引导金融机构提升中小微企业首贷户拓展及信用贷款投放比例,2020年普惠小微贷款增速高于同期全省各项贷款增速,5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在晋分行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40%。四是鼓励商业银行加大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确保2020年小微企业续贷比例高于上年。
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张永胜表示,这些政策措施,实际上是上次金融支持政策措施的延续版、改进版和加强版,其主要特点有:一是期限更长。对于2020年6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到期的普惠小微贷款本金和应付利息,最长可延至明年3月底。二是力度更大。只要企业提出要求,根据商业原则保持原来的抵押担保安排有效或提供替代安排,并承诺稳定就业,普惠小微贷款就要“应延尽延”。三是政策工具创新。对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新发放的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本金的40%给予无息再贷款支持。这是人民银行为解决小微企业缺乏抵押担保、信用贷款占比低问题新创设的政策工具,有助于地方银行机构着力降低信用贷款发放利率,有效提高小微企业信贷可获得性。四是政策要求更加明确。五是真金白银助力。通过再贷款再贴现、无息再贷款、降低融资利率费用、延期还本付息并免收罚息等措施,向服务业小微企业倾斜信贷资源,确保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
此外,落实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措施主要是按照公积金管理有关政策,对受疫情影响导致经营困难的服务业餐饮住宿、文化旅游企业,经行业主管部门认定,可申请降低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或者缓缴,降比、缓缴期限均不超过1年。
实施社保补贴
稳定就业岗位
就业是民生之本,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千家万户,而服务业小微企业是稳定就业的主力军。如何提高企业尤其是服务业生存发展能力,减负稳岗稳就业成为当务之急。《若干措施》中将稳定就业岗位单独成一方面内容,其中包括实施援企稳岗政策、实施社会保险补贴、给予企业以工代训补贴3条措施。
其中,实施援企稳岗政策包括:免征中小微企业基本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单位缴费政策执行期限延长至2020年年底,其免征费用近4亿元。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实施力度,适当放宽受疫情影响企业稳岗返还政策认定标准,对由统筹地区政府部门认定的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坚持不裁员或符合裁员率要求的,返还标准可提高至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缴纳失业保险费的100%。将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0年年底。
实施社会保险补贴方面,主要是对通过夜经济、小店经济等灵活就业的困难人员和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社会保险的,给予其不超过实际缴费2/3的社会保险补贴。其中就业困难人员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离校2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所需资金从就业补助资金中列支。
据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我省曾从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加大企业减负稳岗力度、引导农民工安全有序转移就业、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做好就业困难群体托底安置工作、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做实做好就业创业服务等多层面综合施策援企稳岗。尤其是针对受困企业,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力度,失业保险参保企业只要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符合条件就能领取失业保险稳岗返还金,对暂时生产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的参保企业另外实施应急稳岗返还。特别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批发零售、旅游等服务业企业优先审核拨付。截至4月底,全省发放稳岗返还资金4.92亿元,惠及6280户企业的122万名职工,约是去年同期的17倍。除了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外,我省实行阶段性减、免、缓、降企业社会保险费政策,企业吸纳重点群体就业实行定额税收减免、担保贷款及贴息、就业补贴等扶持政策。企业负担减轻,参保职工权益不受影响。
此外,《若干措施》还提出给予企业以工代训补贴。即对限额以上住宿餐饮行业,每年缴纳税收200万元以上的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给予企业每人每月300元、不超过6个月的以工代训补贴,从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中列支。
(任志霞)
据《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