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健 康

宝宝手心脚底发黄?快看看肝脏是否正常

在你逗弄孩子,亲亲宝贝的小手小脚丫的时候,有时会发现宝宝手心、脚掌的皮肤好像有些发黄。说不上健康还是不健康,但那种蔫黄蔫黄的颜色,让人感觉初生时的黄疸好像又来了。网上有传言说这是肝脏出了问题,是真的吗?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脚底黄其实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也容易被家长们忽略。但是网络信息不一定都准确,有时容易自己吓自己。肝脏病变确实会导致宝宝脚底黄,但属于极少数情况,还会伴随有其它并发症,家长很容易辨别。那常见的宝宝手心、脚底黄,是什么原因呢?我们来捋一捋。

皮肤发黄1号“元凶”:

缺铁性贫血,头发也会发黄

宝宝如果患有缺铁性贫血,一般会出现以下几种表现:面色苍白,头发枯黄;记忆力减退;精神不好;常哭闹,脾气大,容易被激怒。

有些宝宝脸色红润、精神旺盛,正是气血充足的表现。而缺铁性贫血的宝宝,身体里的血红细胞不足,反映到外观上便是皮肤发黄,脸色苍白。这种黄,在手心、脚掌这些血管密集的地方会更加明显。

解决方法:从饮食方面,可以给宝宝食用补血、补铁的食物。富含铁的食物包括猪肝、蛋黄、海带、黑木耳、鱼、鸡、牛肉、紫菜、菠菜、芝麻、豆类等。此外,还可以给宝宝对证服用补铁补血的食疗方。

皮肤发黄2号“元凶”:

可能胡萝卜、南瓜吃多了

西方有句谚语:人如其食。用在宝宝脚底黄的情况,也有几分道理。其实,家长大可不必紧张,最常见引起宝宝脚底黄,甚至皮肤黄的原因,是摄入了过量富含胡萝卜素或黄色色素的蔬菜瓜果。比如胡萝卜、橘子、南瓜、红薯等。这些食物的色素对宝宝身体本是无害的,但因为宝宝的消化能力还不成熟,如果长时间摄入过多富含色素的食物,宝宝的肝脏无法转化完全,多余的色素就会沉积。

由于宝宝平时的活动大多是爬行或行走,色素就会更多地沉积在手掌或脚掌上,就会出现这些部位皮肤发黄的现象。

解决方法:家长回忆一下近期宝宝的饮食,如果确实有高频率地吃胡萝卜、南瓜等食物,减少或避免给宝宝喂食含有胡萝卜素或黄色色素的食物,过一段时间宝宝的肤色便会恢复正常。

皮肤发黄3号“元凶”:

脾胃寒凉、阳气不足

如果带脚底黄的宝宝去看中医,可能会得到这样的诊断:你的孩子脾胃偏寒凉,阳气不足。确实,宝宝脚底黄的常见原因之一,就是阳气亏虚。如果宝宝还有日常容易盗汗、睡着后怕热踢被子、睡醒后上火、有眼屎等现象,是属于较为典型的“虚寒底”。

“虚寒”之脏,在于脾肾。宝宝脾胃先天常不足,但现在家庭条件普遍较好,饮食容易丰富厚重,宝宝脾胃受累的情况便常发生。先天禀赋不足的前提下,脾胃超负荷运转,积滞、水湿都会损耗阳气。这就是为何“脾气不足,阳气就会不足”的主要原因。一旦阳气不足,身体无力运化气血,宝宝的肢体末端就容易发黄。

解决方法:可以通过安全又常用的食疗健脾。

健脾后,便是补阳。食补不如睡补,初期可先尝试睡眠养阳,睡好子午觉。午觉11:00~13:00。午睡1~2小时即可,不宜过长。否则容易造成宝宝睡醒后依然昏昏沉沉,且晚上入睡难。晚觉21:30~07:00。夏季白天长,平时习惯9点睡觉的宝宝可以适当延后半小时。但也不能太晚,尽量在晚上10点前入睡,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有好处。除了睡补,晚上睡前泡脚、晴朗无风天外出散步晒晒太阳,都是温阳驱寒的好方法。

最担心的肝功能问题最容易甄别

开头说到,当肝胆湿郁热蒸,出现肝脏问题,也会导致宝宝的手足发黄。但这种原因是极少见的,家长们无须太过担心。

只要宝宝的眼白不发黄,一般没有大碍。但如果出现白睛发黄、食欲严重下降、发热且尿黄等症状,那就很可能是宝宝的肝出现了问题,这时便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