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图 本报记者 木二东 本报通讯员 许文悦
减少餐饮浪费,培养绿色、节约的饮食行为正在全民开展。近日,记者就“光盘行动”走访了石楼县多家餐饮企业及部分居民后发现,厉行节约、坚决制止舌尖上的浪费已经不是一句口号,已经深入百姓生活,深入民众心中。
早餐店:盘子里食物一扫而空
初秋的早晨凉意渐浓,沁园春广场对面的早餐店内,三两顾客散去,摆在桌上饭后的盘子还未来得及收拾,只见碗里的食物被一扫而光,盘子里空空如也。文明用餐、安全用餐、节俭用餐的良好行为蔚然成风。
“我今年72岁了,从小就下地干活,面朝黄土背朝天,亲身经历过饥荒年代。即使现在日子越过越好,也舍不得浪费一滴水、一粒粮,更见不得他人浪费。”李奶奶一边看着志愿者发放的“拒绝餐饮浪费”的宣传单一边说。
中餐厅:按需采购 适量点餐
干净整洁的中餐厅内,厨师王师傅正在掌勺:“现在我炒菜的分量拿捏得越来越准了,剩菜剩饭少了,厨余垃圾量也在逐步减少。”
“食材量按需采购、菜类品种合理搭配、拒绝野生动物作为食材原料、践行明厨亮灶、倡导公勺公筷、按需点餐不铺张更不浪费 。国家出台好政策,我个人是非常支持的。”酒楼经理郑彦斌说。
自助餐:食物超量将扣除押金
由于自助餐肉素结合、品类丰富,有可供人自主选择的多样性,于是很多人进店后抱着“一定不能吃‘亏’”的消费心态,导致食物浪费现象时有发生。
走进某自助餐厅,门口提示牌、餐桌角落广告牌都在显眼处写着“按量取食、反对浪费”“大力整治改观浪费之风”等提示。
“您好,除了支付正常费用外,每人还要加收20元的押金。餐桌剩余食物少于150克退还押金,超出将不予退还。”一名工作人员正在向顾客介绍用餐规定。
店家收押金,不是为了收而收,而是督促提醒客人取食要“量力而行”,避免浪费。
火锅店:半份、拼盘, 吃不了“兜着走”
“我们家火锅店从开业到现在两年了,一直以来的服务经验使我发现人们吃火锅时基本上都是这个菜想尝尝,那个菜也想尝尝,然后不知不觉地就点多了。一般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都会交代店员友情提示,主动引导顾客按需点餐。而且我们餐厅还推行拼盘拼菜和半份菜,响应了国家倡行节约的号召,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食物浪费。”店老板许文斌热情耐心地讲解。
合理拼盘、改一份为半份,顾客不仅品尝到了丰富多样的菜品,也杜绝了浪费,剩下的生鲜菜品也方便顾客打包,一举三得。
快餐店:免费提供打包盒
“服务员,麻烦打包。”位于一中桥的快餐店内,一对父子就餐完毕,将剩下的食物打包。
“孩子喜欢吃零碎小食品,因为觉得打包盒都是一次性的,不环保,但是这里的服务生特别贴心,提供的都是这种纸质打包盒,绿色、健康、环保,而且还是免费的。我一直教育我的孩子不要浪费粮食,打包回家可以继续食用,养成文明的好习惯很重要。”顾客郑先生说。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近日,石楼县通过媒体平台宣传、志愿者发放宣传单、村村响大喇叭等方式科学引导,营造反对浪费的氛围,倡议居民从自身做起、从早中晚每一餐做起、从一粒米做起、不讲排场、不攀比、不铺张、不浪费,每个人都成为“光盘行动”的榜样和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