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综合

九月秋光好 读书正当时

——石楼县城区各学校《开学》上映

幼儿园的孩子围着桌子坐一起

第七小学的学生参加拔河比赛

王海英老师第一课为学生讲节约粮食

□ 文/图 本报记者 木二东 本报通讯员 许文悦

金秋至,学子归。9月1日,铃声将响,师生就位,同学们久别重逢的欣喜、老师们和蔼可亲的面庞、学校里井然有序的环境,伴随着教室里的琅琅书声、操场上的龙腾虎跃,石楼县城区各学校《开学》正式上映。

南城王府幼儿园——

泪水与欢笑并存

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家长牵着孩子的小手陆续来到南城王府幼儿园。入园第一天,注定是一个泪水与欢笑并存的日子。

“能适应新环境吗?”蹲下来为女儿背上保温杯、抚平领口送女儿回教室后,家长郑女士还不放心,一步三回头,趴在玻璃上偷瞄孩子是否哭闹,站在教室门口久久不愿离开。

幼儿园门前众多家长聚集,记者发现跟郑女士类似情况的家长不在少数,“好像去上学的是我。”一位家长笑着说,“不过亲眼看到学校的环境和秩序这么好,相信老师总有办法,紧张的心情缓解了许多。”

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幼儿迈向独立的第一步,愿孩子们在哭闹声中更加坚强。

第七小学——开学玩半天

“加油、加油、加油……”随着裁判员的哨声令下,拔河比赛开始,第七小学五年级两个班的同学们正双手紧握长绳,铆足劲儿奋力角逐,旁边同学助威声、尖叫声、呐喊声震耳欲聋、此起彼伏,一浪盖过一浪,一片热闹景象。

“为了孩子们能更好、更快地进入开学状态,我校举办了‘开学玩半天’活动,活动中我们设置了滚轮胎、拔河、接力跑等适合各年级学生的体育游戏。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孩子们养成强身健体的良好习惯,使孩子们更喜欢学习,更热爱学校。”第七小学卫体老师曹瑞宏表示。

文明其精神,强壮其体魄。近些年来,“小胖墩”“小眼镜”等问题不容忽视,青少年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平时多做运动,让孩子们每天在红色的跑道上欢呼、在碧绿的操场上雀跃,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期盼和最大心愿。

南城初中——珍惜粮食每一天

“一米一粟,当有思源之心。一粥一饭,当修光盘之德。一餐一桌,当行俭约之风……”熟悉的声音再次响起,南城初中同学们告别手机网课视频中的老师,迎来了讲台上面对面给学生们讲课的老师。孩子们专注认真地听讲,还时不时记录笔记……

“节约粮食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希望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天,就把珍惜粮食的理念根植在他们的头脑中,让每个孩子都能够节约粮食、爱惜粮食。”南城初中初一年级主任王海英老师介绍说。

石楼高中——《开学第一课》

石楼高中,同学们正携带着学习用具及生活用品走进书香四溢、朝气蓬勃的校园。

一检口罩、二测温、三报备暑期健康状况……所有学生入校流程井然有序,健康排查到位、封闭管理到位、安全管理到位。

新学期,新起点,石楼中学700名高一新生正在操场上排着整齐的队伍站军姿,军训磨意志,青春绽光芒。

相较于白天校园的沸腾喧嚣,夜幕下的晚自习格外安静。“9月1日,我们开学了,晚上8点,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的《开学第一课》直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它的主题《少年强、中国强》。钟南山爷爷自小立下治病救人,为国奉献的志向,经过他的努力学习,成为一名医生,并在历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作出重大贡献。他不仅有着战士的勇猛、院士的专业,更有着国士的担当。在接下来的高中生涯中,我将奋发图强努力成为像他一样的时代大任的参与者”。面对记者的提问,高一206班任欣颢同学积极举手,踊跃发表观后感。

这一次的开学有着特别的意义,不同年岁的孩子,幼儿、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视角,亲历了疫情期间特殊的求学之路,一遍遍被父母叮嘱学习的网课、一张张破解了n次方的习题,一个个挑灯夜战、奋笔疾书的身影。祝愿所有莘莘学子在知识的海洋中乘风破浪、一路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