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曹永亮 通讯员 李竹华) 近日,由西安城墙管理委员会和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2020西安城墙非遗文化传承”活动在拥有1400余年深邃历史文化的西安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开幕。当日,孝义市皮影戏第八代传承人、省级非遗传承人、孝义市皮影木偶艺术研究会会长侯建川,在碗碗腔伴唱下,为现场专家和八方来客展示了孝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孝义皮影戏 “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的皮影文化魅力。
孝义皮影戏唱腔音乐丰富,地方特色浓厚,绘画、雕刻精致,表演生动,是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教育价值和艺术价值。据专家考证,孝义皮影起于战国,是中国最早的皮影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皮影戏的重要支派之一。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侯建川自幼热爱戏曲,更痴迷于孝义皮影戏,从艺三十多年,走出了一条传承孝义皮影戏的艺术之路。近几年,他也因传承孝义皮影戏,多次参加各级电视台的栏目专访,而被人们所熟知及关注。
为保护及传承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10多年来,他在这条路上默默前行着。他通过开办培训班,让更多的年轻人和学生迷上了皮影戏。他也理所当然地把皮影戏作为传家宝教给了儿子。父子俩经常深入社区、农村、学校等地展示孝义皮影戏。“现在大家更重视皮影戏了,学生也多了,振兴皮影戏有望了!”侯建川开心地说。
此次“2020西安城墙非遗文化传承”活动,由来自全国各地的刺绣、花灯、皮影、剪纸、布糊画、木版年画六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构成“非遗文化艺术回廊”。这些包含了不同流派的非遗项目绝活,在此展示表演,并在鲜明的对比中尽显地域文化特色与风采。
线条遒劲有力的山西孝义皮影与雕镂精细的陕西华县皮影,各具特色展现,更是令人惊艳。展演结束后,10位来自全国的非遗传承人还共同参与了“非遗文化沙龙”,交流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经验,促进地域文化的交融和借鉴。此外,本次活动参展的花灯与皮影两大非遗项目,或将于2021年2月4日以更加瞩目的方式亮相第34届西安城墙新春灯会,向全国各地的市民游客送上新春祝福。
“参加全国非遗文化传承活动,就是想通过全国非遗文化传承展示,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市民游客体验非遗皮影戏技艺,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让更多人爱上孝义皮影,让家乡的皮影戏能走得更久更远。”侯建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