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永金是孝义市杜村人。记忆中的师永金,古铜色的脸膛、剑眉锐目、鼻梁挺直,在他的一生中没有惊天伟业,没有凯歌高奏。只有无怨无悔、尽职尽责地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他曾在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上担任过机炮连连长,荣获个人二等功。在他的人生字典中,只有五个字,那就是“永远忠于党”!
苦难中成长
1914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刚刚三年。在山西省孝义西北部一个小山村的贫穷农家,一个男婴降生了。为了祈求这个孩子不再挨饿受罪,能活得有饭吃、有钱花,父母亲取乳名“宝”,并按″永″字辈给他取名字叫“永金”。但是,即使他的父母长年风吹日晒,辛苦劳作,仍难维系全家人的生活。他的父亲在他13岁那年,积劳成疾地过早地离开人世。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师永金从13岁就开始给有钱人家做长工、放牛、种地。1948年,孝义西乡地区解放后,土改分得了土地和碎石坡的三间窑洞。师永金出生在苦难深重的旧社会,在苦难中艰辛地挣扎。共产党让自己过上好日子,师永金明白了一个道理:共产党是苦难中国人民的大救星。
战火中历练
刚过好日子没多久,前线传来自己大哥牺牲的消息,这时师永金决定继承哥哥遗志,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随后便投入到了“晋中战役”,太原解放后,又随部队投入到解放大西南的战斗。
由于他作战勇敢,被提拔为排长,并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四川南充的一场阵地战中,面对数倍于我军的敌军,连队接到迅速撤出阵地的命令。在他和连指导员断后掩护战士们撤退的路上,指导员不幸掉入了枯井,面对后有追兵,子弹乱飞,师永金不顾个人安危,沉着冷静地解下自己的绑腿布和皮带打结,凭着自己过人的臂力,硬是将指导员拽了上来,并完好无损地撤退归队……
1950年10月19日,新任机炮连连长师永金和他所在的部队,在彭德怀总司令的率领下入朝参战。
在朝鲜战场上的一次战斗中,师永金连队的战友全部伤亡,仅剩他和通讯员两个人,他们从上午打到黄昏一直坚持战斗,打退了敌人多次冲锋,牢牢守住了阵地。为了祖国和人民,决不能后退一步,这种血性令人动容。
平凡铸丰碑
1953年冬,获得“二等战斗英雄”“金日成勋章”的师永金同志回国,经组织安排转业到安徽某县任局长。然而他拒绝了组织上给他的机会,毅然回到自己的家乡山西省孝义县杜村这个山旮旯里,与爱人田爱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耕田务农。无论生活有多少坎坷,从不抱怨,也从未主动找过组织要求照顾。
1960年至1962年,正值三年自然灾害。临危受命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他,带领乡亲们走出困境,战胜了灾难。
一位老人告诉笔者,1970年夏天的一夜,狂风裹挟着暴雨,雷电在天空肆虐地闪来闪去,劳累了一天的师永金突然想到了生产队的牛还在外边场子上拴着,一骨碌爬起来,顺手拿了顶烂草帽奔波于雨夜中,当他把7头牛拉回草棚时,自己被浑身浇了落汤鸡,高烧不退在炕上躺了整整三天……
1995年农历十月十一日,师永金走完了他81岁的人生岁月。
经历过战火历练和革命斗争的洗礼,他多少年来如一日,用共产党员的高尚品德严格地要求自己,以平凡无私、坚定执着的行动和精神一直感染着他的儿女。他经常教育他的后辈:“比起那些牺牲的战友,我已经很幸运了,不能给组织添麻烦,自己的事能做的尽量自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