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图 本报记者 曹永亮 本报通讯员 高海龙
“宁可自己少休息,也不能让大家挨冷冻。”这是华晋焦煤沙曲一号煤矿生活服务公司水电暖队队长曹杰平的工作信条。自2003年进入华晋以来,17年如一日,他始终怀着一腔热血工作,不知疲倦,不惧苦累。哪里有故障,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2017年冬的一天,晚上8点左右,康家沟水源井深井管被施工队挖断,离柳矿区七八千人的供水受到影响。接到任务后,他带领10余名工友,火速前往事发地抢修。当时,正值深冬时节,天寒地冻。只见现场一片狼藉,挖断的水管处不断往外冒着水。“好冷!”有工友看见冒水的管道不由地打了个哆嗦。“快!点火!下坑!”曹杰平一声令下,自己先跳到冰冷的水中。其他队友见状,也不由分说,跟在他身后。一会的功夫,他和几位工友的衣服已经全部湿透。“换人!”由其他几位工友接替他们,他们先到旁边的火堆烤火取暖。就这样,经过三个昼夜的带水作业,大家终于将这段管道修好。供水恢复的那一刻,曹杰平的心里顿时升起一股暖流,全然忘记冷冻。其实,他的嘴唇冻得发紫,身体也一直在打颤。因为这次长时间的带水作业,导致他与队里几名技术骨干关节疼了一冬天。
多年来,这样的抢险作业,曹杰平早就习以为常了。
2018年深冬的一天,沙曲一号煤矿联建楼主供水管PVC三通处突然破裂,水流满地,由于管道深埋地下,导致采暖地沟全部积满泥水,采暖中断,全矿被迫停暖。“冻死了!这个时候停暖气。”面对突如其来的停暖,职工和家属们没有任何准备。
寒冬腊月,如不及时抢修,后果不堪设想。曹杰平到达现场后,照旧立刻带头跳下冰冷的泥水,一边指挥人员抢修,一边亲自上手操作。从当日上午十一时至次日早八时,苦战21个小时,供暖全部恢复正常。可以说,他又度过了一个难熬的夜晚,又打了一场恶仗。期间,他没歇一分钟,没喝一口水。
“水电暖有什么忙的?”有人认为曹杰平他们的工作轻松。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大家休息的时候,我们总在忙!”曹杰平说,这么多年,他就没有好好过一个春节。当万家灯火亮起,其他职工在家庆团圆的时候,他和队员们却还在默默地坚守着岗位。当大家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着春节联欢晚会的时候,他要么带着队员在巡查,要么就是正在排除故障。
沙曲一号煤矿是个大企业,也是个小社区。“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就是为了保证生产。”在曹杰平看来,水、电、暖、气,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出问题。豪言壮语的背后是他和队员们对工作的热爱和敬业。
在他的带领下,他们连续几年被公司评为“模范集体”“先进集体”,曹杰平也连续几年被评为矿劳动模范、安全标兵、岗位标兵。有人曾这样说:“华晋的发展离不开后勤服务人员的辛苦付出,他们是红花跟前最美的几片绿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