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曹永亮 通讯员 李竹华 张卫东) 近日,在喜迎建党100周年和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之际,中国毛体书法协会名誉会长、东征历史文化研学中心特别顾问、毛泽东主席侄子毛坚平及红军东征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等一行20余人,满怀崇敬之情来到孝义市兑九峪战役展览馆,探寻黄土地上的红色革命足迹,学习东征历史,体验红色历程。
走过长征,走过西征,我们应当了解东征的117天。1936年,毛泽东率领红军东征,为的是打通东进抗日解放全国的战略通道,保卫陕北革命根据地保障红军衣食供给生息安宁。据资料显示:红军东征消灭敌人7个团,歼敌13000余人,俘敌4000余人,缴获枪支4000余支、炮20余门,扩红8000余人,筹款达到50万银元,组织地方游击队30余支,唤醒了民众,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
兑九峪战役是红军东征中一场最关键激烈的战役,如果说隰县蓬门、中阳关上战役是红军东征过程中首战告捷且大获全胜的开局战役,那么兑九峪战役就是红军东征胜利的一次核心战役。兑九峪战役不仅顺利完成了毛泽东提出的“唤起民众、扩大红军、筹集款子”三大任务,而且为中国共产党实施“逼蒋抗日”至“联蒋抗日”奠定了坚实基础。一场兑九峪战役记录了一段不朽的红军东征革命史,也留下了一段火红的红色革命记忆史。
当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喜迎建党百年华诞,踏上红军东征之路”的调研寻访组一行,参观完兑九峪战役展览馆后,还走访了毛主席亲自指挥的兑九峪战役指挥部及郭家掌金斗山指挥台现场,感受兑九峪战役精神。体验毛泽东、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当年率领红军抗日先锋军东征的革命历程和时代精神。
117天的红军东征,留下了光辉的革命足迹。4天的时间,寻访组一路走走停停,寻访了大麦郊红军东征总指挥部、西庄红军幸福井、石楼东征纪念馆、陕西袁家沟东征总部机关出发驻扎地、毛泽东《沁园春·雪》创作完成地陕西袁家沟、山西石楼留村等地。每到一处,中华英烈山西公益寻亲帮扶中心主任武大疆向大家详细一一介绍……毛坚平兴奋地说:“我们一路参观寻访,虽然看不到战斗的硝烟迷漫和战士的身影,但听着感人肺腑的生动讲解,目睹一处处革命遗迹、一件件珍贵文物,仿佛被带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有生之年,我能够踏上伯父当年和那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彭德怀、张闻天等领导率领的红军东征之路,体验他们艰苦奋斗、不怕牺牲、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对我来说是一次莫大的欣慰,更是一次教诲。通过这次东征之路学习参观,大家要更加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信念’,做到‘两个维护’,大力弘扬东征文化,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建设好,发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