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孙女小外孙都盼着周末的到来,每每还在周三周四他们就迫不及待了,一天要“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的问几遍:“今天是礼拜几了?过得真慢,咋还不到周末呢?”这是我家近年来出现的新气象、新动向,不要说娃娃们盼周末,就连已经退了休的我和老伴也都心急如火耐不住性子了,就像娃娃们盼年似的,够没出息的了。
我家地处山西的吕梁山腹地,附近没有名山大川,没有古庙宝刹,没有吸引中外游客的景观名胜,有的只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黄土高坡及其派生出的沟沟坎坎。可就这些对我们来自东北黑土地的一家来说,也足以感到新鲜和刺激的了,更何况这里是革命老区,广泛地流传着红军、八路军浴血奋战抗击敌寇的故事,还有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刘志丹、邓小平等人的足迹可寻。所以,我家的“周末一日游”,就有着双重的意义,不仅能过旅游瘾,还顺便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这一点对年轻人和孩子们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家的“周末游”是这样进行的,在周末的前一天,必须采购好食品,准备好途中所需相机、书刊画报、塑料布、雨具等一应物品,并分别装进几个大小不等的旅行袋,这些琐琐碎碎之事,当然就由已是闲人的我和老伴来完成了。第二天一大早我们一家老小就趁着微明的晨曦出发了,一般先是快步疾行,待日出天热,就放慢脚步悠悠缓行,一边天南海北的相互聊着,一边搜索着前后左右,遇有可观之处就前往瞧个究竟,看个仔细。每次出行都朝着与前次不同的方向向前,走出十几二十里便就近找个村落或是河滩树荫下,大家席地而坐,打点午餐。饭后便分头“游览参观”,虽然多为普通的山,普通的水,普通的村寨民居,普通的黄土地,没有泰山的雄伟、黄山的奇秀、华山的险峻,但仔细领略品味,也有诸多别具一格的“景观”,如刀砍斧劈壁立千仞的沟壑,奇形怪状似鸟似兽的僵石,突发新枝的千年古树,三三两两悠哉悠哉闲庭信步的稀世珍宝褐马鸡,还有那头扎白毛巾的老汉,一身红红绿绿骑着毛驴的新媳妇等等。有时幸运了还能见到与古迹沾边的东西,或一座小庙,或三两石碑,或古色古香的祠堂,考究起来年代都很久远,都有可挖掘之处。到下午三四点钟老小都已疲累游兴已尽,我们一家就打道回府满意而归。
我家的“周末一日游”春夏秋三季坚持,雷打不动,冬季则修整,只做些查找资料、搜集传说等必要的前期准备工作,给下一年打些基础。几年下来,对周边地区进行的徒步旅游,使我们全家受益多多,尤其是我和老伴,更是直接的获益者,身体越来越棒,晚年生活更加幸福快乐。同时,这不花钱的旅游,既为家庭节省了开支,也同样开阔了视野,收获了知识,更增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浓化了亲情,老有爱小的空间,小有尽孝的机会,同辈间敞开心扉交流思想,其乐融融。因此,我家的“周末一日游”将继续坚持下去,并准备向周边扩展,加长活动半径,使其不断地创新出新,从而打造出和谐家庭的靓丽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