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文化

开设银行基本业务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西北农民银行主要的任务是“稳定西北农民币,促进生产,对敌进行货币斗争,以支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在开展坚持以西北农民币为单一本位币的方针下,通过积极打击伪钞;严禁白洋流通;与法币、金元券展开斗争等措施,有力地捍卫了西北农民币在边区的地位。

为扶植根据地农业发展,解决广大军民吃饭穿衣问题,西北农民银行根据实际,发行了大量的农贷。西北农民银行在发放农贷上,优先贫雇农。主要农贷业务有春耕贷款、青苗贷款、耕牛贷款、水利贷款、一般农贷、植棉贷款、纺织贷款等。据有关资料统计,从1942年开始,晋西北(晋绥边区)行政行署每年分发的支农贷款数达千万元至亿元计。1944年6月22日,新华社晋西北分社报道:晋绥边区群众,在民主政府的帮助与具体指导下,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根据20余县的统计,广大农民兴修水渠近100条,能灌溉的土地面积为75万余亩。例如1943年,兴县全县因政府贷款购买耕牛269头,后来政府为了解决群众春荒的困难,又贷给粮食300石,群众生产干劲大增,全县增加耕地1000多垧。抗日战争时期晋西北的农贷对发展根据地、巩固根据地和促进社会变迁有着重要意义。

西北农民银行还积极发展工商信贷业务。支持各县公、私商业生产,活跃经济,繁荣市场。得益于晋西北信贷业务的支持,据统计,晋西北有较大的集市网点600余家,其中兴县、临县、汾阳、丰镇等集市繁荣,物价稳定。兴县城区有工私商网店270余家,公私商业总额达到2214万元,占到国民经济总收入的63.2%。

除此之外,西北银行还开设了定活期存款业务、汇兑业务、代理金库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