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特刊

我的爷爷“大老阎”

□ 闫瑛

阎子诚(1906—1963),离石县歧则沟村人,晋绥边区第四届群英会“特等战斗英雄”。曾任离石一区区委书记,武工队队长、政委,离石县副县长等职。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2月,日军侵占离石,他积极发展党员,开展游击战争,利用各种关系把自己的同志和亲人安插进日伪机关,为我们党刺探情报。新中国成立初期,他随部队南下,后来因病回到山西省公安厅工作,后又回离石县疗养。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人用100年的汗水和鲜血谱写的篇章。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今天,我讲讲我的爷爷阎子诚在抗日战争时的故事,缅怀老前辈为解放新中国做出的牺牲和贡献。

我是爷爷最疼爱的长孙女,从小坐在爷爷的膝盖上听爷爷和他的战友们(他们常常到我家找爷爷)讲他们抗日的故事。记得爷爷最爱唱的歌是:“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等我上学后,学校让写家史,我的父亲就详细地给我讲述了家史和爷爷的抗日故事。父亲说,离石是一方具有光荣传统的热土。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离石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你的爷爷就是抗战时期,在离石一带,使日寇、特务、汉奸闻风丧胆的家喻户晓的人物。我的奶奶、老老姑、老姑和叔伯爷爷们也给我讲过他们当年跟着爷爷干革命的经历。王永泰先生写作《浴血吕梁》时,我陪同他采访了爷爷的老部下们。还曾经翻阅过《离石县志》等历史资料。因此,爷爷在抗日战争中的英雄故事深深地印在我的脑子里,激励着我热爱中国共产党,工作上、生活中一直积极向上。现在退而不休,仍然工作在一线,寻求内心的丰盈,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1 表叔领路 投身革命

我的爷爷叫阎子诚,抗日战争时期,离石人民尊称他为“大老阎”。他生于1906年4月,是离石县岐则沟村人。爷爷小时候,家里穷,十几口人靠着几亩瘠薄的山坡地和租种别人的土地生活。有一年,盖房子借下了高利贷,为了还债,他十几岁就进了染房当徒工。成年后又去卖炭,起早贪黑,沿街串巷,驴驮一百,人背八十,养家糊口,挣扎在饥寒交迫中,苦难生活的煎熬让他对旧社会的压迫、剥削和欺诈的愤恨油然而生。

爷爷是如何参加共产党闹革命的呢?需要介绍一下我爷爷的表叔——韩昌泰。韩昌泰1904年出生在离石(现属柳林县)韩家坡村。从小生性刚毅,聪颖好学。1924年离开家乡到汾阳县河汾中学读书,期间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教育。1925年考入太原政法专科学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吕梁地区早期入党的同志之一,与贺昌、张叔平等成为离石最早的革命活动家。

1927年3月,韩昌泰受党组织派遣从太原回离石搞农运工作。1927年秋至1929年春,韩昌泰担任中共离石县委第一任书记。他按照党章要求进行组织整顿,巩固和发展党员,在发展党员的同时,还秘密开展农运宣传、组织工作,我爷爷和张申武等一批青年在他的影响下成为农运工作的骨干力量。1929年春,全县革命形势日益恶化,一天,韩昌泰被密探发现,不幸被捕。被国民党离石党部押送到太原监狱。因缺乏证据,加之多方营救,于翌年清明节后获释。出狱后,韩昌泰继续就读于太原政法专科学校,并坚持党的秘密工作。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占了东三省。国难当头,韩昌泰再次回离石搞农运,重新组织农民协会。不久,他就在离石城内天主教堂召开离石农民协会成立大会,并作了热情洋溢、鼓舞人心的讲话,还散发了《告农民书》。韩昌泰的革命行动,引起阎锡山当局的注意。1931年7月,韩昌泰再次被捕,被关押在山西省反省院,以所谓的“煽动共产思想,扰乱社会治安罪”判刑14年。韩昌泰在狱中发动难友与反动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向当局提出释放政治犯、参加抗日的要求。为达此目的,曾三次组织绝食抗争。“七七事变”前夕,迫于国内抗日形势的压力,在党组织的积极营救下,韩昌泰于1937年5月23日出狱。获释后,韩昌泰星夜赶回离石与牺盟会特派员阎景纯取得联系,和阎景纯一起共同领导离石地区的抗日斗争。他秘密发展党员,壮大党的力量。我爷爷在表叔的教育、培育下,坚定了抗日救国的志向,毅然参加了革命工作。1937年10月爷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2 出生入死 铺线织网

1938年2月,日军侵占离石城后,不断疯狂扫荡。飞机投弹、扫射,炸毁了好多房屋,死了不少老百姓。当时爷爷担任一区区委副书记,积极组织群众抗日。在这场异常复杂的斗争中,爷爷不畏艰险,积极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长期与日军周旋。他白天隐藏在山庄窝铺宣传抗日主张,扩大革命势力;夜间出动,带领队伍深入敌占区切电线、断交通、打碉堡,袭扰得敌人胆战心惊,坐卧不安。有时他化装成卖油或卖炭的农民,进城侦察敌情,建立地下联络点。

爷爷在他活动区域内的岐则沟、石盘、枣架、乔家塔、王家塔、渠家山等7村发展了很多党员。在13个村的伪村长中,经过他细致工作,有8人暗中与共产党保持亲密联系。经过周密部署,他通过各种社会关系把自己的同志安插到敌人内部,王恩贤等同志在日伪警备所,崔均其等同志在伪警备队,阎其元(闫二奴)、阎光均等同志在剿共委员会,冯宝山同志在日军宪兵队,任成连等同志在日军特务机关“晋西公馆”。他们就像孙悟空钻进白骨精的肚子里,成为插入敌人心脏的一把把尖刀。同时又派弓祥熙、倪尚有在南关以开饭店、李贵良开客栈为名建立了秘密联络站、交通站。这些内线和秘密联络站、交通站,对于掌握敌人行踪、有力打击敌人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这些地下党员们冒着生命危险护送秦晋两省过往革命干部,利用深夜,在莲花池三级台,内外呼应,密切配合,转运八路军的军需物资和打劫的敌人的物资送往延安革命根据地。

3 七月攻势 重创敌人

日本鬼子占领离石后,离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里住着谷口茂部队的四个中队、一个山炮队、一个重机枪队。还有司令部(红部)、宪兵队、以及汉奸维持会、警备队等汉奸武装。1942年,日军又推行强化治安,到处烧杀抢掠,离石城附近经过日军的几次强化治安成了“巩固治安区”。三天两头就戒严、动不动就全城大搜查。城门口上荷枪实弹的鬼子兵,老百姓出来进去都得向他们弯腰鞠躬,大白天走在街上,看见你不顺眼,说不准就抓到宪兵队去严刑拷打,老百姓整天提心吊胆,就像生活在火山口上。面对敌人的嚣张气焰,党派时任一区区委书记的爷爷从碛口根据地到敌占区工作,爷爷带着两颗手榴弹、一把放羊铲回到离石附近。白天他穿一件破皮袄,手握一把放羊铲,装扮成牧羊人,与羊群为伴,避开便衣特务的侦察,并利用敌人巡逻交替的短暂间隙,了解敌伪内情。晚上,他到村里和一些“关系”接头。爷爷说他晚上睡觉,一夜要换几个地方,破窑、庙宇、“天桥”(洪水在山上冲开的山洞)是他经常睡觉的地方。有一天早晨,“天桥”深处钻出一只狼,他赶紧闭上眼睛装睡,爷爷幽默地说,狼大概不饿,舔了舔他的脚后跟离开了。我听的毛骨悚然!

1942年爷爷在原武装工作组的基础上,奉县委指示在杜家山一带扩建了武装工作队,亲任队长。全队分五个组,分片进行活动。第一组由穆桂崇带队,在西崖底、赵家庄、马茂庄一带活动;第二组由刘寿春带队,在交口、田家会一带活动;第三组由马济明带队,在柳林一带活动;第四组由杜学才带队,在薛村、穆村一带活动;第五组由李岗带队,在大武、石门焉一带活动。武工队同时与晋绥军区和第三军分区抽调的一批工作队并肩战斗。他们在仅有五颗手榴弹的武器装备条件下,依靠广大群众,掀起闻名全县的“七月攻势”,先后拔掉了张家山、南梁、上白霜、应雨神等日军碉堡,毙敌数十人,俘虏2人。日军从太原派特务头子高乐忠到离石搜集陕北、晋绥抗日根据地的情报,对抗日根据地威胁很大。爷爷接到铲除高乐忠的任务后,利用内线与高乐忠交“朋友”,又摸清了其抽大烟的习性,抓住高乐忠到马茂庄抽大烟的机会,将其拉到马茂庄坪上杀死,从这个特务头子身上搜出晋西北特务组织名单。武工队的行动吓得日伪军钻在城里不敢轻举妄动。七月的数次行动,重创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从而改变了离石东部敌我斗争的形势,在我军强大攻势到来之时,显出了巨大的威力,呈现出一幕幕轰轰烈烈的抗日场面。

1942年11月13日,爷爷带领武工队在马茂庄一举铲除了阎锡山的特务组织督导处。这个督导处由武装特务30余人组成,驻扎在城西马茂庄村,其目的就是配合日军消灭武工队、游击队、民兵及地下工作人员。这些特务曾多次骚扰石盘、岐则沟、枣林沟、阳山上一带,给武工队、游击队等造成很大威胁。为了铲除这一特务组织,县委书记胡克实,武工队长阎子诚和侦察排长张明等多次研究拔掉这个钉子的办法。他们通过“交朋友”“拜把子”等方式,摸清了督导处的底细。11月13日,400多名武装人员在胡克实和爷爷的指挥下,组成两个突击队、一个预备队投入战斗,其余兵力分别警戒张家山据点等处的敌人。游击队采用包围、偷袭、白刃格斗等办法,毙敌13人,打死罪大恶极、武功深厚,号称“草上飞”的汉奸特务班存贵,俘虏了副官等15人;缴获白洋7箱、机枪3挺、步枪80支、冲锋枪2支、战马6匹及其他军用物资。阎军督导处被全部歼灭。冬季,武工队刘寿春等6人在圪垯上活捉了离石警备队队长刘玉廷。1944年,日军濒临败局,阎、日互相勾结。一次,爷爷的内线报告,阎军某部要经过离石境内,爷爷就指派阎其元伪装成农民将阎军引诱到贺家山一带。他亲自率领游击队居高临下,以少胜多,全歼溃军,缴获机枪3挺,小钢炮2门,步枪20余支,还有其他军火弹药等物资,充实了地方武装力量。

4 掌握政策 分别对待

在对敌斗争中,爷爷遵循党的宽大与镇压相结合的政策。一面分化瓦解敌人,对在敌伪军中混饭吃的,不是诚心作汉奸的,没有血债的,争取他们投诚起义。一面对那些罪恶昭著、死心塌地为日军卖命的民族败类,坚决镇压,毫不手软。马茂庄伪村长横行县里,作恶多端,群众恨之入骨,爷爷带领游击队夜入虎穴,就地缉拿处决。

5 敌人报复 家人付出

爷爷的抗日行为,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威信越来越高,人们尊敬的称他为“大老阎”。爷爷神出鬼没的袭击,搞得鬼子汉奸草木皆兵,对他恨之入骨,把他看成是眼中钉,肉中刺,骂他是“阎王爷”,贴出悬赏捉拿他的布告。并派出汉奸、特务,专门侦察爷爷的行踪,企图暗杀他。敌人抓不到他,便疯狂扫荡他活动的区域。一次夜袭石盘村,把村民赶到娘娘庙,让指认共产党人和家属。敌人威胁、利诱没有一个人供出。姓贺的汉奸认出了石盘村村副闫侯元,闫侯元宁死不屈,被日本人大刀砍了脑袋。不几天,敌人又扫荡了岐则沟,向他的亲人们伸出了毒手。把他的二叔抓去,打得遍体鳞伤,打落一口牙齿,手掌用一把香头烫得像馍馍一样肿胀,营救出来时已奄奄一息。他的弟弟被日寇拉去灌辣椒面水,他的妻儿由党组织安排,转移到陕西绥德。部队首长口口声声称赞爷爷是抗战英雄,决定给他的家属特殊待遇。爷爷谢绝了部队首长的好心好意。说他是地方干部,不能给部队增加负担。让奶奶自力更生。背井离乡,离开爷爷的奶奶挺着大肚子,靠纺花织布维持母子三人的生活。不久,我的三姑出生在陕西绥德。爷爷的弟弟为了躲避迫害,到安国寺当了和尚。爷爷的内线报告爷爷说伪警备队队长刘克勋家的妻子快生孩子了,要一个保姆。爷爷想这是个安插自己人的好机会。他就给他做得一手好饭菜的守寡二姑做思想工作,二姑为了他的侄儿,爽快地答应了到伪警备队队长刘克勋家当保姆,为党组织侦探、传递情报。爷爷又让他十岁的妹妹冒着生命危险,借着看二姑的理由,往返于敌人的封锁线“城门”。爷爷教她把情报叠成“钱钱”形状(黄豆砸扁状),握在手心里,一旦被敌人发现,要塞进口里,咬烂咽进肚里。爷爷为了拉拢伪村长为共产党工作,把自己年仅14虚岁的大女儿许配人家,当了童养媳。把二女儿送到延安参加了八路军,后来随军南下,解放大西北,定居甘肃省天水市为革命工作。爷爷仗义疏财,奶奶给他捎去的鞋、袜,他总是送给最需要的战友。

爷爷在抗日战争中做出了巨大成绩,多次被评为杀敌英雄。1944年他出席了晋绥边区群英大会,荣获“特等战斗英雄”称号,并被授予骡子一头,锦旗一面,勋章一枚。

6 肝胆相照 性情豪爽

我的小时候,我们家人多、亲戚多,爷爷的故旧多,家里常常门庭若市。奶奶一天不停歇的做饭。虽然爷爷在当时算高工资,但窝大十口,还要救济亲戚,经济也拮据。但爷爷的老战友们说生活有困难时,爷爷就让奶奶给这个3元、那个5元。人们走后,奶奶有时会发一点牢骚,爷爷就说,抗日战争时期,他们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着我打鬼子,干革命,现在,我有一口吃的,就要分给他们半口。爷爷喜欢孩子,空闲时陪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教我们唱抗日战争时期的歌。爷爷性情豪爽,他站在那里说话,一会儿就会有人群围上来,谈笑风生。爷爷重情义、讲义气的事情还有很多,回想起来至今让我敬佩不已。

7 日夜操劳 积劳成疾

日军投降以后,爷爷参加了解放离石城、中阳城等战斗。离石解放后爷爷担任离石县副县长,为离石社会稳定和经济恢复发展,日夜操劳,作出了很大贡献。

1949年,爷爷随大部队南下,途中因患疟疾中止。回到山西省公安厅工作,担任高家堡农场场长,后调回离石工作。1963年5月5日因病逝世,终年57岁。爷爷辞世后,离石县委在大楼底广场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宏大的场面,众多的花圈、挽联,攒动的人头,抽泣的人群,恸哭的家人,向这位抗日英雄表达着无尽的哀思。追悼会结束后,一辆大的敞篷卡车拉着爷爷的灵柩,我和家人们站在周围,车外人群簇拥着,车缓缓前行着,出了城之后,沿途的群众有烧香叩头的、有抹眼泪的、有打柴火的,卡车开到石盘村的一片空地上,众人们把爷爷的灵柩抬到地上,闫其元爷爷组织安排人们,把爷爷的灵柩抬的歧则沟的山上,入土安葬了。我小姑告诉我,再也见不到爷爷了。那年我5周岁,至今,当时的场景常常在脑海中清晰地出现。爷爷用生命谱写的抗日战争的动人故事以及他高尚的人格,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

8 硝烟远去 英魂永恒

岁月流逝,并没有让爷爷的事迹黯淡,相反,历经了岁月的淬炼和冲刷,英雄的传奇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作家王永泰先生根据爷爷和他的战友们的革命历史,写作小说《浴血吕梁》。兴县蔡家崖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的英烈墙上有爷爷的画像及简介,《晋绥风云人物》(名人英烈卷)里记录着爷爷的英雄事迹。离石区高家沟高级军事会议纪念馆里有爷爷的相片和介绍。赵明亮老师著的《抗击》《铭记》《战旗》《四姐妹花》等书中的核心人物就是以爷爷和他战友们为原型塑造的。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讲党史,上党课,就是让后人知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今天的美好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共产党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感恩先烈、感恩党,让精神谱系的传家宝永放光芒。就是要学史崇德,赓续精神葆本色,从党史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就是要明白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做到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政治品格更加纯粹,斗争精神更加昂扬,奋斗激情更加饱满。

硝烟远去,英魂永恒。作为革命英雄的后代,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深信:走过万水千山的中国共产党人,必能在新的跋山涉水中创造新的更大辉煌。我当以史为镜,从厚重的英雄谱系中汲取精神的滋养,让世俗的心境感受崇高。要继续发挥余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老年工作,为爷爷增光添彩,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谐稳定奉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