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文水县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全面加强12个乡镇党校规范化建设,在158个农村行政村设立“微党校”,逐步实现了1.2万名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全覆盖,打通了英雄刘胡兰家乡农村党员教育“最后一公里”。
五有,即:有阵地。县委组织部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和“八有”要求,在合理利用现有办公用房的基础上,统一标准,统筹建设落成12所乡镇党校,并在基层阵地提升上依托行政村党员活动中心设立“微党校”;有机构。组建了以乡镇组织委员任党校校长、党群服务中心主任任党校副校长的组织机构,明确党校工作会议、分析研讨、部署推进等工作制度;有计划。根据不同党员的实际情况,确定各自重点,分类实施,制定培训计划,对培训对象、班次设置、培训内容、课程设置、师资安排等做出详细计划并监督执行;有师资。结合“党课开讲啦”活动,选聘思想政治素质好、实践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党务工作者、村级党组织书记、党代表、先进模范人物、致富带头人等担任兼职老师,形成“固定老师+兼职老师”的动态师资库管理模式;有经费。多渠道解决乡镇党校办学经费,杜绝铺张浪费,暂定每人30元(用于印制培训资料等)标准列入计划,为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五化,即:党员轮训常态化。围绕“主题党日文水特色化”的“两日”活动制度,即每月1、2、3日(节假日顺延)开展“民主议事日和组织生活日”,集中理论学习,传达中央、省、市、县有关精神,靠制度确保党员教育常态化、全覆盖;干部培训系统化。下发《文水县关于大规模开展干部通用能力、专业能力培训的实施方案》,围绕“农村干部学历提升工程”,由组织部、县委党校会同教科、卫体、民政等多家部门单位,组建专班,通过岗位任务和培训需求分析、培训大纲设计、培训材料编制、培训课程实施、培训评价及反馈五个阶段有针对性进行系统化培训;人才实训专业化。成立青年人才支部和人才工作站,用活乡村青年人才,定期组织农业等专业部门开展技能型人才培训班,并充分利用党员教育远程设备以及三晋先锋平台,实现县乡村三级同频共振学习培训;党性锻炼全程化。延伸触角,因地制宜,采取集中授课和现场观摩教学相结合的模式,让教学既接地气又充满活力。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县633个党组织走进红色基地,举行入党宣誓,从实践中锻炼“党性”,引导全县广大党员干部争做“刘胡兰式”好党员、好干部;运行机制高效化。县委组织部将乡镇党校建设、运行、管理纳入基层党委党建督导考核工作重要内容,压实乡镇党委党校建设管理主体责任。全县采取“1(1所县级党校)+12(12所乡镇党校)+N(若干个农村基层党员活动中心‘微党校’)的运行机制,强化乡镇党委主业主责主角意识,着力推进乡镇党校规范化使用,打通农村党员教育“最后一公里”。
(王迎新 马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