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树亮
第十七集 沐腥浴血 ②
张国焘:“对一般人可以不要过分要求;对他可就不同了,他是个带兵的,一旦成了蔡廷锴第二怎么办?”
贺昌:“根据贺龙同志的一贯表现,他和咱们党的合作不能说不真诚。近来,贺龙同志几次提出加入组织的要求,如果咱们一直置之不理,很可能会引起他的不安。”
众人点点头:“是的!”
贺昌:“我已经征求过不少同志的意见,大家都表示了赞成态度。”
聂荣臻:“大家都反映贺龙同志很不错!”
谭平山:“为了军事政治上的需要,的确也不能不允许他入党了!”
林伯渠:“我赞成吸收贺龙同志为党员!”
恽代英与叶挺异口同声地:“我也赞成!”
邓中夏:“我完全同意!”
字幕叠出: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邓中夏
张国焘看看众人难为情地:“既然大家都同意了,我还能再说什么呢,那就让他加入吧!”
贺昌对张国焘:“在咱们这几个人里面,你在党内的资历最老,地位最高,入党仪式是不是就由你来主持呢?”
张国焘:“可以!”
9 绵江中学教室里 内 夜
高高挂着的汽灯把教室照得通亮。张国焘带领贺龙、郭沫若站在墙头一面党旗前庄严宣誓。
张国焘举起右拳:“信仰共产主义!”
贺龙、郭沫若亦举起右拳:“信仰共产主义!”
张国焘:“执行决议!”
贺龙、郭沫若:“执行决议!”
张国焘:“服从纪律!”
贺龙、郭沫若:“服从纪律!”
张国焘:“努力做一个忠实党员!”
贺龙、郭沫若:“努力做一个忠实党员!”
张国焘:“宣誓完毕。从今以后,你们就成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了。”
周恩来、李立三、谭平山、恽代英、聂荣臻等纷纷上前与贺龙、郭沫若握手致贺:“祝贺你们!”
“祝贺你们!”
“欢迎新同志!”
“欢迎你们加入组织!”
贺昌亦走上前与贺、郭二人握手:“我为我们党又增添这样一武一文两员大将感到无比高兴!”
张国焘对贺龙、郭沫若说:“入了党可不比从前了,得按党的规矩来。党的纪律必须严格遵守,可不能视同具文!”
10 梅江上游国民党第二十师司令部会议室 内 日
钱大钧对众部将:“据报,陈济棠、黄绍竑已在汤坑、潮州把共党起义军打得大败,共军已成惊弓之鸟。我军比共军在三河坝的守军多得多,而且还有新编第一师和第八师前来增援,咱们赶快向三河坝出击吧!”
字幕叠出:国民党第二十师师长钱大钧
11 潮州一会议室 内 日
黄绍竑对众部将:“斩龙要斩首,剿匪要擒王。据可靠情报,共军首脑均在汕头。那里一定有大量钱物,咱们赶快乘胜进击吧!”
字幕叠出:国民党广西省主席兼第八路军副总指挥黄绍竑
12 普宁县流沙镇一房间 内 日
重病在身的周恩来躺在床上,昏迷中高呼:“冲啊!冲!”
贺昌急步走进来摸摸周恩来的额头。
周恩来微微睁开眼睛:“这是什么地方?”
贺昌:“普宁流沙镇。你的病好些了吗?”
周恩来咬咬牙吃力地:“我能坚持。部队怎么样?”
贺昌:“贺龙的二十军余部在向海陆丰进发。叶挺的十一军余部已经来这里休整待命了。”
13 流沙镇一草坪里 外 日
第十一军的一千余名战士在休整待命。不少战士的衣帽被子弹打破或被战火烧烂,更有的头部等处还有纱布包着伤口,他们边擦枪边发泄着内心的愤懑:“自跟叶挺打仗以来,向后退还是第一次!”
“老子最反对的就是后退,革命军人哪有向后退一说!”
“为什么不同敌人拼个你死我活,革命军这名誉难道就这么丢了不成!”
14 流沙镇路旁一座破教堂处 外 日
教堂多年失修,破得已不成样子。只是由于凌空有个十字架,人们才会猜测这原来可能是座教堂。
镜头逐渐内移,移至教堂内窄长的侧厅里。侧厅中间放着一张烂得东倒西歪的长方桌,厅中坐着的贺龙、叶挺、李立三、恽代英、张国焘、刘伯承、聂荣臻、谭平山、郭沫若、吴玉章、林伯渠、廖乾吾、张曙时、彭泽民等人,个个情绪悲伤。
叶挺:“失败得真可惜啊,要是再有一个团就能打胜敌人!”
刘伯承:“而且会是一个大胜仗!”
字幕叠出: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刘伯承
张国焘:“如果在南昌撤换了蔡廷锴及其部下的不可靠军官,留着第十师在,何愁在东江站不稳脚跟?起义之所以失败,根本原因这不明摆着就在这里吗?!”
就在这时,贺昌与众战士用担架抬着病重的周恩来走进来。
周恩来用尽浑身的力气挣扎着坐起身来:“同志们,贺龙同志的二十军余部已经向海陆丰前进了,其余武装人员尽可能收集整顿,也向海陆丰撤退吧,在那里准备作长期的革命斗争。”
正说着,侦察兵跑进来:“报告!”
贺昌:“请讲!”
那侦察兵:“向海陆丰进军的第二十军已经被敌人缴械了!”
众人大为吃惊。
贺龙气得把烟斗往桌上狠狠一掷:“我一定是被我自己的家族出卖了,连累了革命,对不住大家!”
叶挺叹口气:“既然到了这地步,只好打游击了,这还有什么好说的!”
周恩来看看与会的张曙时、彭泽民:“国民党的先生们,革命已经到了这田地,如果你们想要离开队伍,咱们就在这里分手吧!”
彭泽民、张曙时立即站起身来:“那也好,就这么办吧!”说着走出厅去。
周恩来转过头来对众人:“非武装人员也就地分散。贺昌同志已经找好了本地农会会友给大家做向导,分别向海口撤退。到了海口以后,再分头去香港或上海。”
贺昌:“到了香港的,我将设法安置大家……”
这时,一侦察员仓皇闯进来:“报告,村外的山头上有敌人的尖兵出现了!”
众人吃惊地站起身来。
15 流沙村外约一华里处的田间小路上 外 日
贺昌、张国焘、李立三与一名警卫员在一位年轻村民的带领下向前走着。
从流沙大路那里传来的枪声愈来愈密。大路上的队伍乱作一团。有的在抵抗,有的则漫无目的地乱逃。贺昌不时地回过头来看看这纷乱的情形。
那向导:“快走吧,你们还得先去我家里换衣服,再迟就走不脱了!”
张国焘边走边对贺昌:“还看,再看还能把这局面挽救得过来?你们年轻人不听劝告,到了这时候,头脑应该清醒点了吧!”
李立三愤愤不平地:“你别再说了!”
16 近甲子港的山岭间 外 拂晓
已经换上农民衣服的贺昌等四人跟随着向导急匆匆地向前走着。
警卫员一不小心踏进泥坑接着叫起来:“哎呀,有水,让我喝口水吧,嗓子眼儿都冒烟了!”说完趴下咕噜咕噜地喝起来。
接着贺昌、李立三、张国焘三人也都趴下来不顾一切地喝起来。
那向导:“行了,别喝了,那水太脏,到甲子港再喝。”接着指指前面不十分远处的海:“前面就是甲子港。”
贺昌:“那就快走吧!”
四人又追随那向导急急向前赶起路来。
那向导:“天马上就要亮了,再上前去咱们就分开走,要表现得咱们五个人之间毫无关系。”
贺昌等四人:“好,我们听你的!”
那向导:“市镇上有我认识的一家店铺。我进去以后,你们也陆续往里走,但是不要作声,一切由我来交涉。记住了吗?”
贺昌等:“记住了!”
那向导:“自昨晚从我家里出发以来,咱们已经走一百五十多里路了,幸亏没有出一点事。再下去可一定更要小心谨慎,出了这甲子港就好办了。”
贺昌等:“是!”
17 甲子港镇一家店铺后面的楼上 内 夜
贺昌等四人在家里焦躁不安地等待着。
警卫员:“这位向导怎么还不回来,是不是……”
众愈加不安起来:“是啊,一整天时间难道就联系不到一条船?”
店老板突然推门走进来:“你们怎么还不走,这里可千万不能过夜。”
贺昌等四人显得不知所措。
店老板:“上面说了,这两天可能有叛军要从这里逃亡,谁家家里也不让留人,查得可紧哩,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又来搜查,一旦让查住了……”
贺昌等四人你看我,我看你:“这……”
店老板:“你们到底是些干啥的,来这里究竟有什么事?”
众人张张口却说不出话来。正在这时,那向导回来了,众欣喜异常。
那向导十分惋惜地:“遗憾得很,这几天为防止败兵逃走,政府对船只控制得特别紧,好不容易雇到了一只。”
贺昌等四人大喜:“太好了,有一只就好!”
那向导:“可后来发现那是只海盗船!”
众扼腕叹息。
那向导:“我先跟那海盗讨已付的船费去,完了再去试试,看能不能设法再雇到一只吧!”说着转身往出走。
贺昌急忙:“船费千万别去讨了,我这里还有点钱,你用它雇船去。”说着掏出钱塞到那向导手里。
张国焘对那向导:“如果遇到那海盗船船主,就说我们明天才走,千万不能让他知道咱另雇船的事。”
那向导点点头。
18 大海上 外 夜
无边无际的大海掀滚着黑色的波涛。一叶扁舟在万顷波涛中晃荡着时有被大海吞没的危险。小船中有几个黑影,模糊中可以辨认得出除过三个摇着桨的水手外是贺昌、张国焘、李立三与那警卫员。这时,一浪打来,打得小船猛晃,水溅了众人一身一脸。张国焘 “哎呀呀”地叫着,抹去脸上的水。
艄公对贺昌等四人:“快往船舱里蹲吧,要是翻船,你们看着也没用!”
众人:“船舱那么小能蹲得下我们吗?”
艄公:“你们不怕巡警和海盗就不用蹲了。这几天水上的巡警和海盗正做梦都在想着从败下阵来的军官们身上搞钱哪!”
张国焘:“我们都不是军官,我们是老百姓,你没看见我们穿的这衣服吗,军官还有穿这衣服的?”
那艄公哈哈大笑道:“那好,既然是这样那你们就不用躲了,我可是一片好心哪!”
另一稍公:“要知道,一旦落到那些人手里,搞了钱恐怕也放不了你们啊!”
贺昌等四人只好乖乖地挤进那狭小的船舱里。
被黑夜笼罩着的大海上几乎什么也看不见,只听到呼呼的风声、波浪的拍打声和划桨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