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 合

一抹“志愿红” 增色文明城

——记吕梁市天龙救援队

□ 本报记者 韩笑

如果说,城市道路和斑马线是“五线谱”,那么交通服务志愿者们则是“五线谱”上跳动的“红色音符”。初冬的街道上,来自吕梁市天龙救援队的志愿者们正身穿红马甲、头戴红帽子、手持引导旗,配合交管部门引导市民有序通行。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怀着向往文明的美好初心和对这座城市的热爱,毅然投身于创建文明吕梁的热潮之中,用自己的行动吹起了一股文明新风,滋润着市民们的心田。

为进一步提升广大市民的文明交通意识,更好发挥民间公益性志愿服务组织的示范带头作用,天龙救援队全体队员自11月1日开始,每天早7:30-8:30、晚17:30-18:30,在八一街(包括与永宁路、滨河南路交叉路口)开展文明倡导、秩序引导、应急服务、扶弱助残等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为创建文明城市添砖加瓦、助力增辉。

据了解,志愿者上岗前要先接受专业技能培训,掌握简单的交通法规、交通安全常识、劝导文明用语规范等。活动中,一部分人负责协助执勤交警对路口非机动车闯红灯、越线等候红灯、行人闯红灯和骑摩托车不戴头盔等不安全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倡导广大市民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做到文明礼让、安全出行;另一部分则手拿引导旗对来往的车辆和行人进行疏导,确保早晚高峰期的道路畅通和驾驶、通行安全;与此同时,其他队员则走上街头,为往来的市民宣传正确的道路交通安全常识和注意事项,并对沿街的车辆有序摆放进行倡导和整理,引导广大市民在公共交通站点排队乘车,积极为有困难的群体排忧解难,以此来更好地引导广大市民形成共识,积极为创建文明城市做出自己的贡献。

下午6时许,临近下班高峰期,在八一街与菜市巷交叉路口,志愿者们依然坚守在执勤站点,维持交通秩序。“您好,为了您的安全,请退回到线内等待,谢谢!”来自依缘婚庆策划公司的志愿者闫彩霞热情地向一位“探出”斑马线的市民提醒道。

“我既是志愿者又是交通服务参与者,当了志愿者后,才更加体会到文明出行是多么重要。八一街上有两个幼儿园,人流量非常大,早、晚高峰时期堵车现象很严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每个路口都配备了秩序引导员,专门引导过往行人车辆遵守道路通行规定。久而久之,大家都渐渐养成了守法出行的好习惯。”天龙救援队的队员任二小向记者介绍道。“我平常在超市上夜班,白天也没什么事,就过来这边帮忙,也希望通过志愿服务,能带动更多人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规,大家共同努力为咱们吕梁创建文明城市出把力。”

交通文明创建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天龙救援队负责人刘俊生表示,这样的志愿服务活动要形成长效机制,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不断培养市民自觉遵守交通规范和公序良俗的良好行为习惯,让安全出行成为美好生活方式,全力营造人人创建、人人参与、人人文明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