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文化

二十九集大型革命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

贺昌(剧本)(八十四)

第二十集 捷报连连 ④

24 百色县城剧院 外 日

戏台上边歌边舞,戏台下欢声笑语。

一老农拿着烟袋问邓小平:“听说苏维埃是苏兆征的儿子,是吧?”

邓小平笑着用一口四川话:“哪有那么回事,苏维埃哪是人名。”

那老农:“那不是人名是什么?”

邓小平:“它是政权名称!就是工人、农民、士兵的政权。”

雷经天接着:“也就是说这新成立的政府是咱穷人自己的政权!”

字幕叠出:右江苏维埃政府主席雷经天

那老农惊喜地:“咱穷人还能有政权?”

邓小平拍拍雷经天的肩膀:“有,这苏维埃政府就是替咱穷人说话办事的,他就是咱政府的主席!”

那老人扔下烟袋慌忙跪倒给雷经天叩头。邓小平与雷经天急忙往起扶老人。

雷经天边扶边说:“可不敢,老人家,在新政权下咱们都是平等的。”

邓小平:“现在见长官就叩头那一套老皇历全看不得了!”

25 上海周恩来居室 内 日

邓颖超拿着电报文稿向周恩来身边走来,边走边说:“李强的这个收发报机安装得真好,刚安起就给咱发来了这么大喜讯!”说着把文稿递给周恩来。

周恩来看看文稿高兴地:“贺昌、小平在那里,好消息会不断地发给咱们的!”

26 香港贺昌居室 内 日

黄慕兰正忙着做饭。

贺昌手拿一份《香港小日报》兴冲冲地走进来:“慕兰,我再告你好消息。”

黄慕兰:“又有好消息了?”

贺昌:“不只有,多着哪!各地工农运动又汹涌澎湃起来了。”

黄慕兰:“好!”

贺昌:“惠州、平山等处的工人罢工;河口、多祝、淡水的挑夫工人殴打警兵;惠州菜贩工人殴打警察罢工;陆丰工人自动通缉反动派,散发革命传单。”

黄慕兰:“他们还敢通缉反动派?”

贺昌:“不仅敢通缉,广州四千余手车工人为减低车租、取消按柜金罢工,还准备冲击市公安局哩!”

黄慕兰:“工人阶级不愧是革命的领导阶级!”

贺昌:“不只工人阶级,连同小资产阶级也日益趋向革命。南靖、安溪商民罢市;仙游商人反抗苛抽烟捐殴打收捐者。”

黄慕兰:“统治者越来越孤立了!”

贺昌:“为要求减租海丰的群众自动占据小城市,黄羌及中路石头棚等地均为群众占据;赤石、鹅埠、石沙湘等地亦已攻下,苏维埃区域不断扩大。”

黄慕兰:“群众的斗争精神太好了!”

贺昌:“紫金的炮仔等地,海丰的公平、附城、梅龙;惠阳的高潭、多祝、稔山;陆丰的新田、河口、船埠头、大坪及惠来四区都成苏维埃区域了。”

黄慕兰:“形势发展得真快啊!”

贺昌:“群众不仅斗争勇敢,还会做兵运工作哩。”

黄慕兰:“他们怎么做?”

贺昌:“他们利用一切机会对敌士兵讲:‘你们成年累月帮助人家杀自己的穷兄弟图个啥;人家军官们指手画脚却发了大财,娶了姨太太一大群,住进了上海的高级公寓,你们这是图了个啥?!’”

黄慕兰:“群众蛮会搞思想政治工作的嘛!”

贺昌:“因此敌人的士兵日益觉悟起来,有的偷偷放走咱们被捕的同志;有的携枪出逃当了咱们的游击队员;还有的说只要共产党暴动我们就当红军。”

黄慕兰:“咱们是人心所向啊!”

贺昌:“仅兴宁一个县,在这个月里就发生四次驻防兵士逃跑事件。”

黄慕兰:“他们逃跑出来去什么地方了?”

贺昌:“全当红军了,有的还自愿再回到原军营中去为咱们做策反工作呢!”

黄慕兰:“这些时的好消息怎么这么多呀!”

贺昌:“还有哪!”

黄慕兰:“还有?”

贺昌:“还多着哪!驻防琼崖的敌陈定平部两个营起义,围缴回枪械二百余支,扣留了陈定平。”

黄慕兰:“太好了!”

贺昌:“党的政治影响日益扩大,群众勇气与日俱增,反动派日益恐慌。大田、莲城、琼山、海康、南潮、泥坡等县警卫队夜间都不敢放哨。”

黄慕兰:“这样的警卫队已经不堪一击了。”

贺昌:“龙门的警卫队不击自垮,逃得只剩下十几个人了。定安等县竟连县长也弃职逃跑了。”

黄慕兰:“那各地民团就一定更是恐慌。”

贺昌:“是,有的已经自行解散了。”

黄慕兰:“我来这里才两个来月时间,想不到这形势竟有了这样大的变化!”

贺昌:“这都是大家一步一步艰苦努力得来的呀!就拿为创办这《香港小日报》来说,”说话时晃了晃手中的《香港小日报》:“叶季壮同志一次就和他哥哥借了八百元钱。”

黄慕兰:“叶季壮是个好同志。”

贺昌:“同志们这种忘我的奋斗精神、奉献精神,我将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啊!”说着激动得流出了眼泪。

黄慕兰:“我也报告你一个好消息。”

贺昌惊奇地:“你也有好消息?!”

黄慕兰:“我怎么就不会有好消息?”

贺昌:“你能有什么好消息?”

黄慕兰:“你猜!”

贺昌:“我猜不着。”

黄慕兰:“咱们以后可以放开肚子吃饭了。”

贺昌:“这是怎么回事?”

黄慕兰:“我找到了一种可以吃的野菜,你看。”说着揭开锅盖,挟了一筷子送到贺昌的嘴里。

贺昌边吃边品味:“还行,行!这叫什么菜呀!”

黄慕兰:“她们那话我也听不太懂,反正能吃。据说天年歉收时,当地老百姓就是用它来渡荒的。”

贺昌:“在琼崖奋斗着的王文明、冯白驹他们就是靠吃野菜度日子,他们把自己所吃的各种野菜都叫作‘革命菜’,咱们也管它叫‘革命菜’好了!”

黄慕兰:“好,那咱们现在就开始用这革命餐吧!”说着把饭菜盛好放到桌子上。

贺昌看着两个人的饭碗:“怎么给我的米比你的多了那么多?”

黄慕兰:“你的担子重呀!”

“你既要做交通工作,又要当秘书,跑里跑外的,每天也挺辛苦的呀!”贺昌说着乘机把黄慕兰的碗换过来。”

黄慕兰争执着:“你要为两广、福建和南洋的工作负责任啊!”

贺昌:“是,菜多点好,这个菜有营养。”

黄慕兰:“你怎么知道?”

贺昌:“吃着它,我就想起了在艰苦卓绝中奋斗着的王文明、冯白驹他们,想起了各地为革命苦苦斗争着的同志们,浑身马上就来劲,这不是很好的营养吗?”

黄慕兰:“噢,原来是政治营养哇!”

贺昌:“对,是政治营养。所以这个菜不仅现在吃,将来革命胜利了,日子好了,隔三过五地我还要吃。”

黄慕兰:“我也要吃。”

贺昌:“不仅咱俩吃,我还希望咱的孩子们也常吃!”

黄慕兰接着:“是,要让他们永远也不能忘记老一辈们打江山的艰难。”

第二十一集 壮志初酬

1 香港贺昌居住处外的大门口 外 日

站在大门口的黄慕兰对走回来的贺昌:“小平来咱家了,正好饮冰从上海去广西路过也来这里了。”

贺昌大喜急忙往回走。

黄慕兰一把拉住他:“你每天念叨他们,他们来了你给吃啥?咱们那‘革命菜’营养再大也不能用来待客呀!”

贺昌难堪起来:“哎呀,这……”

黄慕兰:“米还有点,我又买了些菜。”

贺昌:“再买点肉。”

黄慕兰:“不只该买肉,酒也得一瓶吧,可钱全完了!”

贺昌挠挠头陷入无可奈何的困境。正在这时,聂荣臻、张瑞华提着一块肉、一瓶酒满面春风地走过来。

聂荣臻:“怎么,为招待小平、饮冰犯愁了吧?有啦!”说着掂了掂手里的酒和肉。

贺昌喜出望外,兴奋异常地:“哎呀,真是知我者荣臻也!”

2 贺昌会客室 内 日

贺昌紧紧地握住邓小平、龚饮冰的手:“你们领导百色起义这么成功,真是为党立下了又一汗马功劳啊!”

邓小平:“贺昌同志,咱们在许多重大问题上观点一致。”

聂荣臻在一旁:“那当然是英雄所见略同呀!”

龚饮冰:“对,英雄所见略同!”

贺昌:“看来咱们现在是群英相会了,那就趁这个群英会之际,再来谈谈广西近来的情况吧!”

邓小平、龚饮冰坐下来:“好,广西的革命斗争近来发展真快,形势太喜人了……”

贺昌异常高兴地:“快讲,快讲!”

3 贺昌居室厨房 内 日

看着张瑞华大肚顶着灶台炒起菜来很别扭的样子,黄慕兰上前:“你肚子太大,让我来吧。”

张瑞华:“你的肚子比我的还小吗?”

黄慕兰:“我的肚子大可是没你那么尖,不占地方。”

4 贺昌居室餐桌上 内 日

贺昌、邓小平、聂荣臻、龚饮冰、黄慕兰、张瑞华一起进餐。

5 贺昌居室 内 日

黄慕兰挺着大肚子收拾着家里。

贺昌匆匆忙忙地走进来:“慕兰,荣臻、瑞华怎么都不在?”

黄慕兰:“荣臻到东江视察,瑞华送去了。”

贺昌:“刚走吗?”

黄慕兰:“走了好大功夫了。”

贺昌:“哎呀,真遭!”

黄慕兰:“怎么回事?”

贺昌:“共产国际给咱们转来一大笔经费,要咱们设法尽快送往上海党中央。”

黄慕兰:“这责任太重大,一路上关卡重重,必须派一个既忠实可靠,又机智干练的人去送。”

贺昌:“荣臻走了,这派谁好呢?很合适的人不是不在就是走不开。”

黄慕兰略一思索:“那我去送怎么样?”

贺昌:“你是个女同志呀!”

黄慕兰:“你又女同志、女同志,就没有读过秋瑾女士‘谁言女子非英物,龙泉夜夜壁上鸣’的诗句吗?我们巾帼从来不让须眉!”

贺昌指了指黄慕兰的肚子:“可你还有这么沉重的拖累呀!”

黄慕兰:“你那么能吃苦耐劳,我就不能坚持着点吗?”

贺昌握住黄慕兰的手:“这可是千斤重担啊,弄不好咱们会成为党的罪人的。”

黄慕兰自信地:“我不会让你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