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关注

你不知道的冬奥会

北京冬奥会女性参赛比例最高

国际奥委会和北京冬奥组委在2月14日的例行发布会上介绍说,北京冬奥会是迄今女性参赛比例最高、参与项目最多的冬奥会。

国际奥委会新闻发言人马克·亚当斯表示,北京冬奥会女性运动员参赛比例达45.4%,全部109个小项中有女性运动员参与的项目占比53%。他说:“鼓励更多女性运动员参与,是国际奥委会的重要战略。我们与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国家(地区)奥委会、转播商和奥林匹克转播服务公司密切合作,在很多细微之处推动性别平等。比如跳台滑雪的第一枚金牌就出自女子比赛,其中出了很多标志性画面。”

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严家蓉介绍说,北京冬奥会新增项目充分考虑女性运动员平等参赛的问题,新增的7个小项中,2个为女子单项,4个为混合团体项目,仅有1个为男子单项,充分体现了《奥林匹克2020议程》中关于“推动运动中的性别平等”的理念。

严家蓉还说,为进一步促进性别平等,北京冬奥组委工作人员中女性员工比例不低于40%,女性志愿者比例不低于50%,并加强对女性同仁的保障,保证相同岗位女性和男性同仁有平等的工资薪酬等。同时,为女性运动员和涉奥人员提供安全的体育环境,比如在三个冬奥村的综合诊所专门设置女性诊疗室和治疗室,配备专业妇科医师,为女性涉奥人员提供服务。此外,实施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计划,为男女学生提供平等参与冰雪运动的机会。

前来出席发布会的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主席杨扬说,运动员委员会总共19名委员中14人是女性,而总共11名赛事经理中7人是女性。“冬奥会截至目前一切顺利,女性在保障赛事运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为她们感到骄傲。”

这首冬奥歌曲出自山西人之手

“纯洁的雪花在汇聚种下希望爱在蔓延旋转的瞬间有星光在璀璨只要有你在我身边……”2月13日,由花样滑冰世界冠军庞清、佟健领衔主演的冰上舞剧《WE ARE ONE》主题曲在音乐平台上正式发布。这首由我省著名歌唱家牛宝林担任艺术总监,牛宝林和我省青年作家朱伊文作词、山西省歌舞剧院青年歌唱家白雪剑、歌手陈晨演唱的歌曲,在北京冬奥会期间随着冰上舞剧《WE ARE ONE》为大众所熟知,广受欢迎。

冰上舞剧《WE ARE ONE》于2月11日下午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大剧场首演。而这部冰上舞剧的主题曲《WE ARE ONE》也于13日陆续上架QQ音乐等平台。

歌曲《WE ARE ONE》由我省著名歌唱家牛宝林担任艺术总监,并和我省青年作家朱伊文一起作词;演唱者是山西省歌舞剧院青年歌唱家白雪剑和歌手陈晨;曲作者、音乐制作人曲艺虽是东北人,却是山西女婿,拿过国内外诸多音乐大奖;而编曲陈一磊也是山西人,是中国国家京剧院著名作曲家。《WE ARE ONE》可以说是出自咱山西人之手。

朱伊文是我省青年作家、编剧、词作者,反映山西的歌曲《钟楼街》《明月照千山》《一碗山西面》《丰收的山西欢迎你》等歌词都出自她手。这次着手一首和冬奥会有关的歌词写作,她说,“这是一首奥运歌曲,也是一首情歌,是写给世间万物和理想信念的歌。”据朱伊文介绍,她接到写歌词的任务时已是腊月廿十,时间紧、任务重,她和牛宝林老师一起五易其稿,整个创作过程可谓艰苦。而在陈晨和白雪剑前往北京录制歌曲时,牛宝林也一直陪在他们身边,进行指导。最终,这首歌成为冰上舞剧《WE ARE ONE》的主题曲。

冰上舞剧《WE ARE ONE》首演当天就登上CCTV-1的“新闻联播”,随后两天又相继被《中国新闻》《新闻直播间》所报道。如今随着歌曲《WE ARE ONE》相继上架各大音乐平台,这首曲调空灵、歌词充分展现冰雪人拼搏精神和冰雪运动之美的歌曲开始广泛传播。“能以这种形式参与到北京冬奥会中,真是既幸运又幸福,当时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大的反响。我的朋友圈都刷屏了,大家都在转发这首歌并为之点赞。”朱伊文兴奋地说。

冬奥歌曲《WEAREONE》,这首山西人的作品,相信会乘着冬奥会的翅膀飞进更多人的心中。

“冰丝带”诞生首项世界纪录

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的世界纪录哪个含金量更高?

在11日进行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比赛中,瑞典选手范德普尔和荷兰选手舒尔廷先后打破了世界纪录。这两个项目的世界纪录有何区别?哪个项目的世界纪录含金量更高呢?

谈到这个问题,首先要看两个项目的规则。速度滑冰是历史最悠久的冬奥会比赛项目之一,在1924年的首届冬奥会上就是正式比赛项目。与夏季奥运会田径项目中的径赛类似,速度滑冰项目最大的特点就是“跟时间赛跑”。在速度滑冰大部分小项的比赛中,每组有两位选手出发,两人在各自的赛道上滑行,空间充裕,每滑一圈需要交换一次赛道。所有选手滑完之后,按照所用时间排定名次。因为是“跟时间赛跑”,打破世界纪录也就是证明运动员实力最重要的方式。

11日在“冰丝带”进行的北京冬奥会速滑比赛中,范德普尔以12分30秒74的成绩打破了由他自己保持的12分32秒95的男子10000米世界纪录。这是到目前为止在“冰丝带”诞生的第一项世界纪录,由此可见赛前运营团队所说的打造“最快的冰”的目标并非虚言。

短道速滑项目跟速度滑冰项目不同。首先,短道速滑比赛采用的是淘汰赛的形式,每轮有若干选手晋级。其次,短道速滑比赛是多人出发,在相对狭小的共用赛道空间内通过挤、抢、超越等办法获取领先位置。第三,决定选手是否晋级或者在决赛中成绩的是位次而不是完成比赛所花费的时间。尤其是在中长距离项目的比赛中,为了达到最终率先通过终点的目的,领滑的运动员常常故意在一定时间内压着速度滑,以保存体力、控制节奏。相比之下,短道速滑比赛的世界纪录更多展现的是多人你争我夺时“相对的最快”,而不是单独滑行的“绝对的最快”,由此可见,短道速滑比赛的最大的特点是跟人比、与人斗,而不是简单地“跟时间赛跑”。

正是因为上面提到的种种原因,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速度滑冰项目的世界纪录含金量更高。虽然短道速滑的世界纪录含金量没有那么高,但滑行方面的绝对实力依然是短道速滑运动员的核心竞争力。无论是短道速滑的世界纪录,还是速度滑冰的世界纪录,背后都凝结着运动员长期刻苦训练的汗水和泪水。因此,这些难得的纪录值得我们为他们送上真挚的掌声和欢呼。

北欧两项,技术与耐力的比拼

北欧两项比赛由跳台滑雪和越野滑雪两个项目组成,运动员需要先进行跳台滑雪比赛,再进行越野滑雪比赛。主要规则与跳台滑雪和越野滑雪单项比赛相同,越野滑雪比赛全部采用自由技术。北欧两项要求运动员既具备跳台滑雪的胆量和技术,又要有越野滑雪的体能与耐力。

北欧两项起源于19世纪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地区,是北欧传统项目。1924年,在第一届冬奥会上,北欧两项就是比赛项目;1988年卡尔加里冬奥会,增设团体项目。北欧两项是冬奥会迄今为止唯一一个只设男子比赛的项目,因女子项目开展较晚,暂时未被列入冬奥会。我国北欧两项运动开展较晚,2017年才组建北欧两项国家队。

北京冬奥会北欧两项比赛只设男子项目,共3个小项,分别为:个人标准台+10公里越野滑雪、个人大跳台+10公里越野滑雪、团体大跳台+4×5公里越野滑雪。跳台部分的比赛在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举行,越野滑雪部分的比赛在国家越野滑雪中心举行。

比赛时,运动员穿滑雪服、滑雪靴、滑雪板(双板),戴滑雪头盔、滑雪手套、滑雪镜等。越野滑雪比赛时,需手持雪杖。

跳台滑雪比赛出发顺序,根据国际雪联积分倒序出场。标准台个人赛,运动员需在同一天先进行90米级高的跳台滑雪,1.5—2个小时后进行越野滑雪比赛。大跳台个人赛,与标准台比赛规则相同,区别在于跳台高度不同,为120米。

在个人赛中,根据运动员在跳台滑雪上的得分换算成秒数,计算出秒数差,来确定出发顺序。跳台滑雪得分高者,越野滑雪比赛先出发。跳台滑雪比赛得分每落后一分,在越野滑雪比赛中就要推迟4秒出发,以此类推。最先到终点者获胜。

在团体比赛中,每队4名选手,依出场顺序佩戴红、绿、黄、蓝号码布,4人先进行大跳台比赛。越野滑雪接力赛,第一队运动员的出发顺序和下一队出发的间隔时间由跳台滑雪团体总分决定,每落后一分,推迟1.33秒出发。队伍的第二棒、第三棒、第四棒运动员在接力区等候。每人滑5公里,第四棒运动员首先到达终点的队伍获胜。

本版稿件据《人民日报》、新华社、《山西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