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文 化

活捉一名日本兵

□ 本报记者 温元元 搜集整理

被俘虏的日本兵

1940年夏季,日军向晋西北根据地兴县进行“扫荡”,当时,八路军一二O师司令部驻兴县李家湾。我军反“扫荡”在兴县周围和敌人周旋一个多月,生活很艰苦,连黑豆炒面都吃不饱,白天晚上连续行军打仗,战士们十分疲劳。

敌人从兴县撤退后,我军指挥机关刚刚转移回原驻地的当天下午,政治部接到司令部电话:据侦察人员报告,在北坡上村(蔡家崖附近)原中共晋西北区党委驻地,在老百姓一个院子里发现有一个日本兵掉队未撤走,侦察人员在院子外面向里打枪,日本兵在窑洞里向外打枪,拒不缴枪投降。领导指示让政治部派懂日语的干部去做工作,争取活捉,敌工部陈钟部长接到通知后,决定由裴亚东去。

裴亚东接到任务后,由政治部警卫连派出一个班作为警卫部队。当天黄昏,他们到了北坡上村,部队把大门院子包围起来。裴亚东爬在日本兵所在窑洞对面的房顶上开始用日语喊话:“你们的队伍撤退了,他们不管你了,我们对日本俘虏优待,不杀俘虏,你把武器交出来。”他喊了两个来小时,日本兵根本不理。

第二天天刚亮,裴亚东又继续喊话。当再次喊到不杀俘虏,优待俘虏时,日本兵答话了。经过沟通,他把步枪、刺刀、手榴弹都扔出来了。裴亚东首先进入院子并走到窑洞门口,随之警卫部队也进来了,日本兵看到战士们全副武装,害怕了。裴亚东一进入窑洞,日本兵就把他抱住了,日本兵并未交出全部武器,手里还有一颗手榴弹,裴亚东把手榴弹从日本兵手里接过来交给战士,并把他扶着走出大门,然后让他骑在马上看到战士跟在后面,这时他还是害怕,所以他一面骑着马一手拉着裴亚东,害怕战士们把他枪杀。

走了近十华里,到了胡家沟政治部驻地,我方人员一方面给他治病(脚肿病),一方面进行政策教育,进行政治工作攻心战。在最艰苦的生活条件下,全体将士都吃黑豆,而优待他,给他吃白面。最终感化了这个日本兵。之后,经过政治教育,他不愿再返回他的军队。那时我们的政策是愿意回去的释放,不愿回去的送延安日本人学校学习。他同意到延安,后培养成为日本共产党的干部。

参考文献:《吕梁抗日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