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环卫工人,可能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身穿橘黄色工作服的清扫保洁员,其次是身着蓝色工服的垃圾清运人员和机扫人员。但是,有一支同样是身穿蓝色工服的厨余垃圾收运人员却很容易被大家忽视,殊不知厨余垃圾清运人员也在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扮靓着城市的容颜。
一年365天,每天都有厨余垃圾产生,必须及时清运,特别是在这个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更是一刻也不能停歇。厨余垃圾清运人员每日按照各自清运路线,逐个完成各收集点的厨余垃圾清运,然后返回垃圾填埋场,倒料,清洁清运车辆,再进一步进行消毒,每个步骤都认真仔细,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付建兵是一名厨余垃圾清运工。一年四季,不论严寒酷暑,每天都与厨余垃圾“打交道”,奔赴在清运垃圾的路上,为了大家生活环境的舒适,为了这片城市的干净和美丽而辛勤劳作。当别人每天回家与家人共进晚餐时,他却与搭档李云平穿戴好工作服各自从家里出发奔赴岗位开启一天的工作。他们负责市区袁一路、袁二路、新华街所有餐饮的厨余垃圾收运,他们的工作是从晚上8点钟开始,因为他们负责的大部分餐饮店晚上就餐的人数比较多,产生的厨余垃圾也就多。虽说现在天气比较冷,但还是时不时地能闻到刺鼻的味道。付师傅告诉笔者,现在还好点,一到夏天才是最难熬的日子,除了要忍受难闻的气味,还会遭遇泔水溅到衣服上的痛苦。“虽然这活脏点累点,但想到是为了保障广大市民的食品安全,防止地沟油回流到百姓餐桌,这一切都值得了。”付师傅笑着说。
贺云飞和赵友清同样是厨余垃圾清运人员,但与付师傅不同的是,他们上的是早班。近日笔者来到吕梁学院附中看到贺师傅和他的搭档赵师傅正在将满满一桶厨余垃圾推到垃圾收运车旁,经该车输送带缓缓上输,在车顶部将厨余垃圾缓缓倒入车厢内,随后他们又将桶放回原处,整个过程不足三分钟,没有滴漏、洒落,也没有产生清运过程中的二次污染。他们每天往返垃圾填埋场三次,每天清运厨余垃圾12吨有余。
“这桶垃圾有些沉,没点体力是拖不动的。”由于垃圾桶内部分厨余垃圾黏在桶壁,不能完全倒入,为此,贺师傅和他的搭档不得不用手拍、脚踢的方法,将垃圾桶内的垃圾清理干净。
80后的贺师傅说:“工作久了,也就习惯了。辛苦的工作,总要有人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