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文化

二十九集大型革命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剧本)

贺昌(一百零八)

□ 刘树亮

第二十八集 义薄云天②

2 红军阵地上 外 日

敌人疯狂地向我根据地进攻,贺昌与战士们并肩战斗,拼命地抵抗着,一次次将进攻的敌人打回去。

战士们擦擦汗,在战壕里坐下来休息。

贺昌急忙指示大家:“快站起来,在战壕里来回奔走,要让敌人以为咱们人多得很!”

战士们立即在战壕里奔走起来。

突然一战士惊叫起来:“敌人又从那一边进攻了,快!”

贺昌同战士们一起立即顺着战壕冲向另一战场,向敌人发起英勇反击。战火纷飞,喊杀动地,战斗异常激烈。

3 根据地一间大房子里 内 夜

贺昌挥动着手臂在给一百多名政工干部做充满感召力的报告:“同志们,敌人的进攻太凶猛了,我们必须尽最大努力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无论男女老少,一齐拿起棍棒、梭标、斧头、镰刀、鸟枪、土枪和快枪,英勇地奋起抗击,以有我无敌的大无畏精神,坚决消灭来犯的敌人,检举反革命分子,坚决保卫咱们自己的生命、儿女、土地、自由和宝贵的苏维埃政权!在被敌人占领的地区,要广泛地发动群众反对、阻挠敌人修马路、筑工事、编队,反对逼租催债,广泛地开展游击战争,钳制、扰乱、疲惫和分散敌人,紧密地配合根据地内的斗争……”

4 山谷间一条大道上 外 日

贺昌与部分群众一起埋地雷、摆放路障,无数群众把山里砍倒的大树源源不断地拉到路上阻碍敌人通过。大家干得热火朝天。贺昌和大家一样,脸上的汗水不住地往下流。

5 国民党东路军总司令办公室 内 日

众国民党东路军将领在议论着:“共匪过于顽强,这种大规模的强攻战绝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是啊,如果再这样打下去咱们的损失之大将会不可思议。”

“奇怪,听说匪主力已全部撤走,匪势为什么还这么不可一世。”

“不,据说是朱毛走了,彭林仍在。”

“你听错了,是彭林走了,朱毛还在。”

“不可能,匪区各项事务有条不紊,匪火力一点都没减,主力部队绝对没有走!”

“即使走,也是派出了小股部队迷惑咱们。”

“对了,很可能是又在玩弄他们那诱敌深入的鬼把戏!”

“共党诡计多端,咱们千万不可上当冒进。”

6 马道口村项英居室 内 日

项英握着贺昌的手动情地:“咱们终于粉碎了敌人这一次的凶猛进攻,你太辛苦了!”

贺昌:“根据地暂时地算是转危为安了,但是,主力红军转移的消息不可能长期保密下去,敌人总有一天会发现这一秘密而加紧进攻咱们的。”

项英点点头:“是的。”

贺昌:“主力部队就要突围出去了,咱们应该及早做相应准备,比如发动群众坚壁清野,广泛开展游击战争等等。”

项英:“中央临走时的指示是要咱们坚守阵地。要改变中央的这一决定可得慎重啊!”

7 南昌行营蒋介石官邸 内 日

杨永泰对蒋介石:“据报,共军主力已经西窜了。”

字幕叠出:蒋介石的高参杨永泰

蒋介石:“什么时候逃走的?”

杨永泰:“已经一个月有余了。”

蒋介石:“都一个多月了才报,早时他们干什么去了?”

身旁一参谋:“不管迟报早报,总算是咱们把他们打跑了,快调围剿江西共匪的部队追剿吧!”

蒋介石:“不,围剿江西共匪的军队不能调,最多只能让薛岳、周浑元两部跟进,要叫他们各省的地方部队也尝尝共匪的厉害。”转而对杨永泰:“严令西南各省,竭尽全力围追堵截。”

8 蒋介石高级军事会议厅 内 日

蒋介石向众南北高级将领训话:“江西是共匪经营多年的老巢,赤毒至深,不铲除江西之赤地和赤匪,就除不掉我的心腹之患。为此,我们必须继续采取‘三分军事,七分政治’、‘剿抚兼施’的方针,组织好‘还乡团’‘铲共团’‘暗杀团’等地方武装配合军队作战。一定要掘地三尺,斩草除根,决不能让共党政权死灰复燃!现在,我军士气正旺,共匪已成瓮中之鳖、釜底游鱼,只要诸位用命,政治配合得好,彻底消灭共军的时机已经到了……”

9 辽阔的中央根据地 外 日

炮声隆隆,火光冲天,敌人凶狂的全面进攻开始了!

乡村里,到处贴着“自首自新无罪,斩杀共匪有功”“铲除共匪,活捉匪首项英、陈毅、贺昌!”“捉到项英、陈毅、贺昌者,各赏大洋五万元!”“彻底消灭共产党残余分子!”“通匪者杀!济匪者杀!窝匪者杀!”等标语,到处是一片喊捉喊杀声,鸡飞狗叫,哭声四起。

10 一大屋里 内 日

项英、陈毅、贺昌、瞿秋白、梁柏台、陈潭秋、龚楚、谢然之、李才莲等人在开会。

陈毅坐在担架上,忍着腿伤的剧痛:“过去的工作方式、斗争方式,包括大兵团的正规作战,地图上作业那一套都不行了,赶快向游击战转变吧!”

字幕叠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陈毅

贺昌:“我举双手赞成陈毅同志的意见!现在远征的部队已经进入湖南,咱们的掩护任务已经完成,应该立即转变斗争形式。”

陈毅:“把留守部队分散到各地,开展灵活机动的游击战争,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再不可继续过去那种死打硬拼的战法了。”

贺昌:“同时,要把咱们苏区面临的严峻困难告诉群众,让大家有迎接反革命大风暴的准备。”

龚楚:“主力部队虽然出走了,可红二十四师还在,另外还有十多个独立团,各县都有独立营、保卫队等;根据地虽然丧失了不少,可没有被敌人占领的成片的苏区还有两万五千至三万平方公里。”

字幕叠出:中共中央军区参谋长龚楚

谢然之插话说:“而且还有虽被敌人截断却还存在苏维埃政权的‘岛屿’,把这些地区都计算在内,留下的居民仍然有二三百万人,政治形势和军事形势并非不利,咱们完全没有必要惊慌失措嘛!”

字幕叠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办事处秘书长谢然之

龚楚:“咱们应该和过去一样,号召各级党政组织轰轰烈烈地发动群众参加红军。”

谢然之:“要重新组建几个独立师或主力军团。”

龚楚:“同时把各地的游击队统统改编到正规军来,加紧构筑工事,坚决阻止和破坏敌人构筑堡垒,坚决保卫并逐步发展根据地。”

贺昌恳切地:“主力十几万人马在都保卫不了中央苏区,他们退走了,留给咱们刚组建不到半年的新部队,连同地方部队总共不过一万多人,能保卫得了苏区?更何谈发展呢?”

谢然之:“苏区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咱们必须用鲜血和生命来捍卫。”

龚楚:“在敌人的疯狂进攻面前,有人害怕了,有人动摇了,咱们真正的共产党人,真正的革命者,必须坚定信念。”

谢然之:“坚守中央划定的这四个县之间的三角地区。”

龚楚:“并且要把它建设成巩固的根据地,要让敌人狂妄的‘清剿’计划彻底破灭,让红色政权永远永远地红下去!”

贺昌:“啊呀呀,这不是天方夜谭吗?你们就不想想这可能吗?”

龚楚:“我们还有两万多伤病员,将来伤病好了,归队了,也是一支了不起的力量!和留守部队加起来不就有三万多的兵力了吗?”

贺昌:“伤病员们要吃、要穿、要医药、要人侍候,那是负担!”

陈毅:“现在缺医少药,粮食,尤其是食盐奇缺,伤病没法医治调养,伤病情一直在恶化着,伤病员们几时能归队?这也能算作咱们的兵力吗?”

谢然之:“难道你们认为主力红军出动是咱们失败了吗?”

龚楚:“主力红军出动,不仅突破了敌人的南方封锁线,而且破坏了帝国主义、国民党进攻苏区,特别是进攻中央苏区的布置与原定计划,在中国革命史上是具有伟大意义的。”

谢然之:“只有机会主义者才会悲观失望,认为那是退却逃跑,是革命失败了呢!”

贺昌:“只要稍有点脑子的人都会明白这是失败了,难道这也值得争议?”

谢然之:“我们必须坚决地反对逃跑失败论,在政治上一定要坚定起来!”

陈毅忍无可忍愤怒地:“失败了就是失败了,这是铁的事实,为什么硬是要瞪着眼珠子说瞎话?”

贺昌:“承认失败还可以不失败或少失败,这不仅不是悲观失望,而且是政治上更为坚强成熟的表现。”

陈毅:“失败了硬是不承认,那才是十分危险和必须坚决反对的!”

谢然之:“胡说,主力红军转移作战是咱们向敌人进攻的另一种作战形式!”

龚楚:“他们在外线打了胜仗后回师东进,与咱们二兵合营,内外夹攻,转眼间便会叫‘围剿’军小和尚剃头——一扫光!”

谢然之:“到那时,咱们不仅要恢复中央苏区,而且要彻底打倒蒋介石,推翻南京政府!”

龚楚:“应该响亮地提出咱们的战斗口号:‘准备配合主力红军反攻!’”

贺昌:“你们就不想想主力红军能打胜仗回师吗?”

陈毅:“他们要是能打胜仗回师还肯出去吗?”

龚楚:“你们都是过来人嘛,就不记得过去的转移外线作战了吗?主力部队外出打仗哪一次不是大胜而归呢!”

贺昌:“你就不看这次转移和过去的转移外线作战情形一样吗?”

谢然之:“怎么不一样?”

贺昌:“过去一个人一支枪,一袋粮,轻装上阵。这次呢,每个战士负重几十斤,坛坛罐罐,杂七杂八的都带上了,简直是大搬家!”

陈毅:“八九万人,勤杂人员就占去三万多,这些人要吃要住要掩护,主力还能抽出多少人去打胜仗?”

贺昌:“咱们必须站在独立自主的立场上,根据新的形势和可能遇到的困难来决定咱们自己的行动方针。”

陈毅:“一味依赖主力打胜仗反攻,把形势估计得过于乐观,不做迎接反革命大风暴的准备,一旦风暴袭来主力反攻不回来怎么办?”

贺昌:“如果真的到了那时,人心大乱,后果哪堪设想!”

龚楚:“你们两个对这块根据地不应该说是不了解吧,当年的红四军不只有几千人马吗,可就那几千人,战赣南、攻闽西,左攻右打,半年不到就建立起了这块根据地。”

谢然之紧接着:“今天,咱们拥有比那时多好几倍的武装力量,有四个县的地盘尚在咱们掌握中,即使主力不回来,咱们自己难道就不可以重振旗鼓,干出一番事业来?”

贺昌:“过去是过去,现在是现在。现在的形势敌我双方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陈毅:“你们只看到咱们的力量比过去壮大了,就不看看包围咱们的敌人是咱们力量的多少倍?”

贺昌:“敌我力量有多悬殊,凭咱们这点兵力能重振旗鼓干出一番事业来吗?”

龚楚:“包围咱们的敌人是很多,可主力红军突围后,他们要追击主力,咱们的压力会大大减轻嘛!”

贺昌:“主力突围,可能吸引一部分敌人过去,但绝不会很多。”

陈毅:“湘粤桂川黔,反共军队多得很,蒋介石完全可以利用他们来围追堵截主力红军!”

龚楚:“敌人虽然兵多,可他们侵入中心苏区后战线更延长,兵力更分散单薄,供给更加困难。”

谢然之:“分区‘清剿’又必将陷入顾此失彼的窘境,咱们还愁打不败他们?”

贺昌:“随着战线的延长,敌人的兵力是会分散些,可帮助人家打咱们的地主豪绅武装多如牛毛,有‘还乡团’‘铲共团’‘暗杀团’,还有‘民团’‘铲共义勇队’‘挨户团’‘靖卫团’‘保安队’‘搜山队’等等,反动力量会削弱吗?”

谢然之:“这么说来,你们对中国革命是完全地悲观失望了?”

陈毅:“我们对中国革命从来都是充满信心的。”

贺昌:“不过我们对死打硬拼那套打法倒确实是悲观失望了。”

谢然之:“看来要保卫和发展中央苏区必须首先批判‘右倾悲观’思想!”

贺昌:“‘右倾悲观’思想要批判,可是盲目乐观思想也必须破除!”

龚楚:“不管怎么说,中央的命令必须坚决服从。咱们必须集中力量坚守中央军委划定的瑞金、会昌、于都、宁都四个县城之间的‘三角地区’。”

谢然之:“这是咱们最后坚守的阵地!”

陈毅:“这不是划地为牢吗?中央说可以在中央苏区及其周围坚持游击战争,怎么又划出一块‘最后坚守的阵地’来了?”

贺昌:“这不是叫咱们同阵地共存亡吗?哪里还叫什么游击战?”

陈毅:“不管怎么说,形势越来越危急,我看咱们还是赶快改变战略战术,把领导干部分散,把部队分散,开展广泛灵活机动的游击战争吧。”

贺昌:“同时,还必须抓紧举办短期游击训练班,为全面转入游击战争培养干部。”

龚楚:“算了吧,你和陈毅都被敌人的嚣张气焰吓破胆了,你们在等着听主力红军好消息的同时,先看我们打几个大胜仗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