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兴县罗峪口镇组织镇村干部外出“取经”强本领

兴县工商联合会会长刘志成仔细查看糯玉米包装

本报讯 (记者 温元元 通讯员 张亚东) 近日,兴县罗峪口镇组织部分镇村干部携手兴县县委统战部和兴县工商联合会赴忻州市忻府区考察特色农业产业,积极寻求乡村产业振兴之路。

春季的晋北盆地阳光明媚、春风拂面,广袤的黄土高原依然春寒料峭,但在中国华北辣椒第一村——忻州市忻府区高城村的辣椒种植户们早已开始了一年的辛劳。园区门口“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共享健康绿色农产品”的巨幅标语十分醒目,龙腾农业、博伟椒业、坛坛香农业等十几家规模化的辣椒加工企业整齐划一、鳞次栉比。一栋栋换上了“新衣”的塑料大棚,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银色的光芒,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人勤春早,辣椒种植大户李润明夫妇早已开始在自家大棚内忙碌。刚刚出土的辣椒幼苗郁郁葱葱、生机勃勃,老两口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你别看我这棚不大,但收入可不小哩!这个棚仅正月育苗就能收入1万多元,青苗售出后再种植辣椒又能收入1万元,不算大棚,我家去年3亩辣椒就收入了5万多元。”老李热情地向前来考察的人们介绍着自己去年的收入。

前来考察的兴县罗峪口镇村两级干部认真聆听、仔细询问,不时提出:“辣椒是什么品种?气候温度啥标准?种植打理需要注意啥?”老李夫妇应接不暇地回答着大家的问题。

“一亩地能产辣椒3800到4000斤,种植肥料由当地的公司免费提供,辣椒采收后统一由公司负责采购,去年市场价是每斤1.85,每亩产值平均7800元,抛去开支,保守估算7000元,一年可以种植两茬,一亩地的产值就是14000元。”全程陪同、热情好客的高城村党支部书记郝建说道。

天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是忻府区最大的玉米加工龙头企业,公司通过土地流转、承包经营方式,建立起5000亩的玉米种植基地,示范带动周边5个县区发展玉米种植,产品供不应求,近10000家农户跟着产业增收致富,真正实现了“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为商者服务”的经营理念。

在该公司经理孙瑜带领下,大家走进车间,查看加工流程、了解市场行情,掌握种植成本,询问销售方式,积极探寻土地流转,订单农业之路。听取介绍后,大家对发展玉米产业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就育种技术、订单农业、产品收购等方面向公司负责人认真请教和交流。

“高城村的辣椒产业发展势头很好,企业利润可观,市场前景也十分广阔,而且有力地带动了当地农民的增收创收,取得了双赢的良好效果,很有借鉴意义。”与龙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后,兴县工商联合会会长刘志成感慨万千。

罗峪口镇李家梁村村委会主任李香平实地考察后,激动地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即要了企业负责人的名片,并表示要把这次考察成果经验带回当地,大力发展糯玉米种植,带领村民共同增收致富。

通过参观学习,在开阔眼界的同时,考察团成员也看到了自身的差距,纷纷表示:“回去后,将认真结合村情实际,学习借鉴高城村先进的产业发展经验和管理模式,运用新思想、新技术、新作法在产业发展、科学示范种植管理上下大力气,努力提升本村产业发展水平。”

据悉,本次考察学习活动,是罗峪口镇深入推动兴县正在开展的切实改进作风“三提三转”专项活动的一项具体工作措施,旨在通过考察学习,增强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决心,对标对表,真抓实干,进一步激发全乡培育发展产业,以产业发展的实际成效,交好“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