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

扫“场所码”通行 共筑疫情防控屏障

□ 文/图 本报记者 木二东

万和商贸城门口张贴“山西场所码”,喇叭播放提醒市民进入扫码

市民在市委市政府北门扫“山西场所码”进入

“请自觉扫场所码,佩戴好口罩,测量体温,保持安全距离,谢谢配合……”在离石区万和商贸城入口处,安保人员提醒市民进入市场要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在商场的门口醒目位置张贴着“山西场所码”的二维码,前来购物的市民通过支付宝“扫一扫”功能,按照程序扫码查验后井然有序进入。

自“山西场所码”使用以来,我市各门店、医院、小区、机关单位等人员密集场所和公共场所严格实行“场所码”查验,广大市民在进入相关场所时都积极配合,公共场所“山西场所码”亮码通行已经成为了市民新习惯。

记者在走访过程中,看到各商铺门口的醒目位置都张贴了“山西场所码”,为了节约时间,很多人都会提前拿出手机打开支付宝,准备好“扫一扫”功能,自觉扫码。据了解,“山西场所码”是通过“地址码+健康码”的方式,核验居民健康状况,有效记录人员流动轨迹,扫描场所码后,系统后台就会自动检验进入场所人员健康信息,标识场所名称、位置等,并进行自动化登记,一旦出现扫码异常人员,可以实现快速精准流调溯源,提高疫情防控工作效率和质量,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

“这些天去办公场所、商店超市都要扫‘山西场所码’,这个码使用起来方便,有利于大数据的查询,这既是对自己的保障,也是对别人的负责,让大家出行更安全放心。”市民王先生表示理解并觉得十分有必要。

目前,市民扫码进入、测温、定时消毒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出门戴口罩、主动扫“山西场所码”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更能为自己和身边人提供一份安心和保障。疫情防控需要市民共同行动,呼吁各经营场所提醒市民扫“码”通行,广大市民要主动扫“码”,共筑全市疫情防控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