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上,除山西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到场外,还有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员何林有,省财政厅二级巡视员温建栋,省人社厅规划统计处处长、一级调研员张永青,就此次《办法》的出台进行了深度解读,并对具体实施的方式方法进行了介绍。
问:文物全科人才免费定向培养采取什么模式?
答:文物全科人才,将统一委托山西大学进行培养,省文物局与山西大学共同制定针对性培养方案,学生单独编班。
培养过程中强化实践教学,通过实习、实操,使考古方向的学生会挖遗址、挖墓葬、编写发掘简报;文物建筑方向的学生,要掌握建筑测绘、制定修缮方案;博物馆方面的学生能编写陈列大纲、布置简单的展览。省文物局对文物全科人才的专业实习、田野实践等教学活动予以支持。文物全科人才入学后原则上不得转学和转专业。确因身体条件等不可抗拒原因需转到非定向专业的,取消免费定向培养待遇,并退还免缴的所有费用。
问:报考文物全科人才须具备哪些条件?
答:一、凡热爱文物事业,毕业后志愿到县(市、区)及以下文物保护事业单位工作,在我省范围内具备普通高考报考条件的高中阶段毕业生,均可报考。
二、报考文物全科人才的考生须自愿承诺签订并履行《文物全科人才免费定向培养协议书》。
三、身体健康,体检标准严格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问:文物全科人才的计划招生情况如何?
答:2022年,根据工作安排,免费培养的文物全科人才由山西大学招生。招生计划120人,招生专业为考古学(文物全科),专业方向分为考古学和文物建筑两个方向,每个专业方向60人。招生区域覆盖全省11个市,83个县(市、区)。
免费培养的文物全科人才通过高考选拔,确保公平、公正、公开招生。填报志愿的时间及要求根据山西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有关规定执行,凡被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其他任何形式、任何批次的投档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