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山西著名文学家孔天胤在汾州北有园林叫文苑清居,在文苑清居园林东侧,孔天胤购置六亩荒地,建设了嘉树园,内置兰雪堂,取李白诗句“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因地制宜,嘉树园园林之正北为一高台,上有三株大槐树槐荫如幄,建为隐居台,槐树旁掘甘井一孔。隐居台之东南方向布置了一列轩廊建筑,名曰湛绿轩即兰雪堂。兰雪堂前隐居台之南拾级而下,进入百花丛中,百草丰茂,绿树为栏。兰雪堂之西南则是果园,春日桃杏,夏日瓜李。兰雪堂南则造一假山,假山造型多样,有经生负笈、童子献花等造型。
看来兰雪堂是嘉树园的主体建筑,以三槐常绿,井水湛洌,考虑命名湛绿堂,后来改为兰雪堂。几十年后,江苏拙政园出现了南方的兰雪堂,拙政园之兰雪堂构景与孔园雷同,或许存在借鉴了山西园林。
起建兰雪堂园林用意何在?孔天胤在《增置苑东树园记》一文中说:“余每爱韩宣子聘鲁,宴于季氏之嘉树。赋诗归美,穆如清风,今吾此三树殆亦嘉矣”。
嘉树园兰雪堂,寄寓了《左传》晋国韩宣子与鲁国季武子之间的历史故事。春秋时,晋国韩宣子去鲁国访问,宴会上韩宣子唱了一曲《角弓》诗歌,期望国家安宁,鲁国季武子很受感动,遂邀请韩宣子去家里做客。韩宣子来到季武子家,看到院子里有一株树,大为惊叹,赞美其为“嘉树”。季武子说:“我一定好好培养这一棵树,这就是您的遗爱甘棠”,意思是既然韩兄赞美这颗树,我也一定要好好爱护他,表达对韩兄的热爱。
孔天胤说自己非常喜爱韩宣子,喜爱他访问鲁国的时候吟诵了穆如清风的诗句。关于《小雅·角弓》的主题背景,《毛诗序》说得明白:“《角弓》,父兄刺幽王也。不亲九族而好谗佞,骨肉相怨,故作是诗也。”就是说韩宣子所唱《角弓》,是粉刺帝王亲近小人,而疏远君子疏远兄弟。孔天胤借用韩宣子的故事,称自己兰雪堂中三棵树也是嘉树,显然也是隐喻嘉靖帝亲近小人严嵩,而疏远君子的社会现实。也隐喻自己作为庆成王外甥,被认为是外戚,不允许在京城任职,而遭到严嵩之流的打击迫害。嘉树园,充满了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笔者认为,嘉树园兰雪堂疑似寄寓了《金瓶梅》,所以兰雪堂可能是孔天胤为纪念《金瓶梅传》完成而建的。其一、兰雪之兰可以暗示兰陵笑笑生。孔天胤暮年以《清夏嘉树园》为题感叹:“嗒然吾笑我,所守一虚玄”,是对自己笔名的注解。其二、嘉树园,寄托了对朝廷亲小人远贤臣的不满。那么韩宣子的歌曲之主题就是《金瓶梅》之怨言,晋国韩宣子为孔天胤自喻,鲁国季武子家为小说托写地,也是韩宣子吟诗作赋穆如清风的地方。暗示《金瓶梅》为山西人托言山东之作品所谓“借海杨波”。其三、隐居台上的可以传之后世的三棵树是否象征《金瓶梅》小说里的三位女主角?而旁边的一口井象征西门庆,西门庆号四泉即四口井的意思。湛绿堂,即井湛槐绿的意思。其四、一井三槐是有生命的,神理即神灵灵魂,说槐树与水井的灵魂交相辉映,孔天胤将井视为夫,将三树视为三位妻子。其五、孔天胤认为,情深而文明,有天地纯情,这个应该是赞美自己的文学作品的,就是赞美《金瓶梅》因为真情实感,所以文采飞扬。孔氏园林中有长春洞一景,而《金瓶梅》里有藏春洞景点,恐非巧合。
兰雪之雪,如果从《角弓》一诗取字,即“雨雪浮浮,见晛曰流。如蛮如髦,我是用忧”。雪在这里表达一种忧虑国家的感情。兰雪堂者,兰陵笑笑生之为国忧伤处也。关于兰雪堂的得名,孔天胤记载说:“白云康老易之曰兰雪,今名兰雪堂”,白云康老为孔天胤晚年自号,其文集中多次出现白云康老,或者借用李白句:清风洒兰雪。
孔天胤晚年对嘉树园进行了扩建,增加了愚公园和翠虚亭。万历二年,《翠虚亭记》写道:“亭南据雉堞之垣,北对兰雪之堂,东接圃,西连文苑之居,中留芙蓉之沼”。孔天胤说自己梦见皇帝吩咐自己做了翠虚亭长。《兰雪斋散录记》则记载了孔天胤将慧远的《庐山记》和道林的《逍遥篇》刻写碑版立在兰雪堂外,供自己天天欣赏,以表达隐者的自得。道林评品庄子《逍遥篇》今已经失传,如能出土孔天胤刻本,将是文学之幸事。
孔天胤建兰雪堂后五十年,明崇祯八年(1635),苏州拙政园修成兰雪堂第二,成为拙政园入园游赏的第一景。
寄拙园名迟于拙政园五十年,而拙政园兰雪堂名则迟于孔天胤兰雪堂五十年,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或许已经永远成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