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道:“四十不惑”,意思是说人到了四十岁,由于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对世事有了自己独立的判断,不再容易被事物的外表所迷惑。人的生命也会从波涛汹涌的喧闹中走出来,逐渐进入静海深流的沉稳。
男女有别。男人的美在内在的气质,女人的美在外在的风韵。女人四十, 青春已经散场,光洁的皮肤,苗条的身材已然遁形,女人如花的季节从此开始凋零,剩下的就是在柴米油盐中煮泡,让美丽与自信逐渐零落成泥。
其实,无论男女,生命的状态不在于年龄而是人生态度。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生活景致。我们走过浪漫的花季雨季,进入蓬勃的夏季和丰收的秋季,慢慢不再热衷于心潮澎湃的激情,更倾向于理性的思考和脚踏实地的前行。其实四十岁的独特风景,是我们已学会了安静,对生活和生命有了别样的体悟:
四十岁,仿佛生活的面纱被轻轻挑起,浪漫朦胧慢慢褪去,逐渐露出生活本真的样子,懂得了对待生活需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四十岁,我们不是不再热爱生活,而是更懂得生活需要坦诚面对,不再对自己做好高骛远的要求,只埋头做力所能及的事。
四十岁的我们,能直面生活的真实,即使在失败和残酷中,都能跌倒爬起,保持向前的姿态 ,从不轻言放弃。
四十岁的我们,不是不再有理想,而是懂得了现实比理想重要,不再追求虚无缥缈的未来,只想脚踏实地走好今天的每一步。
四十岁以后,我们不是对自己喜欢的事不再执着,只是更懂得了默默坚持静待花开,不愿意在挑肥拣瘦中虚度光阴。
四十岁以后,我们懂得了要努力充实自己,认真对待工作,不再去争高低长短;会珍惜每一份真情,感念每一个遇见,但不去强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四十岁以后,我们不是不再乐于助人,而是懂得了选择,能坦然真实地面对内在的自我,敢于对违背自己本心的事说“不”。
四十岁以后,我们不是不再与人为善,而是明白了善需要相互理解,对于不知感恩和变本加厉的人,会敬而远之;对于得寸进尺的要求,也不再打肿脸充胖子。
四十岁以后的我们,不是丧失了对弱者的同情,廉价的同情没有意义,默默把别人的不幸经验变成自己的教训 。
四十岁以后,我们唯一可以和时间赛跑的,是抓紧修炼我们的内在。不能再以外表的青春活力取胜,但我们拥有了一颗淡定从容的心,练就了一种成熟优雅的气质。那些从生活烟火中蒸腾出的睿智,才是中年最美的风景 。
人生四季,各有风采。年少时的青春勃发,在迈入四十岁的门槛以后,积淀出厚积薄发的底气,这是生命最好的滋养。如此,当我们回首往事时,可以悠然浅笑,展望前路时,也能无惧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