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头版

书屋建设撬动柳林乡村文化发展

□ 本报记者 梁瑜

近日,记者来到柳林县三交镇圆梦书屋内,务农回家的农民们三三两两,翻阅着报纸杂志,一份《山西农民报》引起了两位农民的注意,他们主动凑在一起,阅读着,讨论着。作为一个农村图书室,该书屋服务群众已经五年时间了。

这是柳林县基层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该县已经新建或改建农家书屋23个,每天这些书屋都对农民开放,成为柳林乡村文化生活一景。

柳林县乡村书屋的建设,源自金家庄“览虫书屋”带来的启迪。

那是五年前,大学毕业回到家乡工作的的闫丽,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在金家庄乡金家庄村创办了“览虫书屋”,初衷是以乡村中的中小学生为教育对象,引领形成乡村读书氛围,重塑基层乡村文化图景。

实践出真知,“览虫书屋”逐步扩展,几年下来,“览虫书屋”依托书屋服务平台,全年开展图书借阅、知识讲座、书法培训等一系列公益性文化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成为柳林县农家书屋的优秀典型。

“要让书屋生存好,发展好,就必须延伸它的功能。”闫丽这样说,“因此针对农村家庭教育、医疗、务工等方面的问题,我们就成立了家庭教育读书协会,开始举办家庭教育讲座。还先后组织全民健身、全民阅读、传承家风、志愿活动等文化活动。”

2019年5月,柳林县出台《关于推广金家庄“览虫书屋”经验做法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柳林的实施方案》,在全县15个乡镇开展推广金家庄“览虫书屋”典型经验做法。当年4月到6月开展选址布点工作,健全完善活动阵地,6月到10月即开展图书借阅基本服务工作。截至今天,全县15个乡镇共新建和改建23个村农家书屋,增加图书60000余册,所有新建书屋已全部投入使用。

书屋的发轫地金家庄乡,40多岁的妇女王红红,经过培训和苦练,书法水平迅速提高,村党支部专门为她举办了一场个人书法作品展,号召村民向她学习经验。小学文化的王红红笑言:“有我的示范,家里孩子的学习都进步了。”

以农家书屋为支点,小小书屋慢慢变成乡村农民精神生活、文化活动的大平台。在书屋建设的带动下,现在柳林县基层文化服务活动日益兴盛,实现了“乡乡都有文化站”。乡镇文化站内设辅导培训、图书借阅、电子阅览、棋牌(或文体活动室)及展览室各1个。每个站藏书1500多册,书柜7个,电子阅览及办公计算机5台。而且,该县乡镇文化站全部实行免费开放,每天开放时间超过6小时,所有场地、设备、项目全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