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楼的防疫一线,从“60”后到“00”后,一个个抗“疫”人物的身影在一线勇显担当,挺身而出、冲在前方,用自己的平凡之举为身后12万石楼人筑起了防疫堡垒。
冯挨应:有一份光、发一份热的“60后”党员
虽被岁月染白了头发,刻下了皱纹,县教育体育局的60后党员冯挨应却义无反顾地加入防疫队伍,和年轻人站在一起、干在一起。
县委鼓励在职党员干部到居住地社区报到,充实疫情防控一线工作力量,协助社区做好相关工作。已经55岁的党员冯挨应积极响应县委号召,主动到崇文社区报到,问需求、领任务,主动参与到社区抗疫工作中。入户摸排、防疫宣传、全员核酸秩序维护……只要有需要的地方,都会出现他的身影。
10月13日,在龙湾国际小区全民核酸检测点,冯挨应主动引导前来进行核酸检测的群众排队、提前备好个人码,同时不断提醒大家要做好自身防护,戴好口罩,保持1米距离。“我是一名有着30年党龄的老党员,在疫情防控关键时刻,我必须上!希望能够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石楼疫情防控做贡献。”冯挨应一边忙碌、一边说,朴实无华的话语,体现着共产党员们的责任和担当。
张爱萍:对社区工作充满激情的“70后”网格长
一个普通口罩、一张居民都熟悉的面孔,月亮湾社区网格长张爱萍夜以继日地奔走在属于自己管理的区域内,尽自己的力量,守好自己的“网格”。
今年45岁的月亮湾社区网格长张爱萍,至今已从事社区工作近13年,对社区工作有着太多的眷恋和特殊的感情。自接到疫情防控工作任务后,她便不辞辛劳地入户走访摸排、宣传防疫知识、建立摸排台账、跟踪回访居家隔离人员动态、维持核酸检测点现场秩序,每天忙得连轴转。
全员核酸检测是及时发现疫情的有力措施。10月13日,是石楼县第五轮全员核酸检测的日子,前一天一大早张爱萍便手拿扩音喇叭走街串巷,告知居民核酸时间、地点,“居民朋友请注意:将于明天10月13日早8点到下午2点进行全员核酸,望广大居民去月亮湾广场、三十米街、妇幼站做核酸。”她的声音响彻整个网格,进一步提高区域内内居民对核酸检测信息的知晓率。
“关键时刻,疫情防控,慢不得、更等不得,只要网格内居民安全,我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值得!”张爱萍说道。
周金梅:日行20000+步的“80后”乡镇医务工作者
湿透的衣衫、布满勒痕的脸、起皱的双手、酸困的腰背、筋疲力尽的双腿,每天不厌其烦地重复着单一的采样动作,小蒜镇卫生院医务工作者周金梅只为给小蒜镇居家隔离村民一个安心的守护。
每天晚上,在收到乡镇推送的小蒜镇居家隔离上门采样人员名单后,周金梅都会在第一时间查看,提前规划好第二天的上门采样路线,才能安心睡觉。
第二天早晨7:00,周金梅简单洗漱,顾不上吃早饭,便出门,赶到乡镇卫生院,穿隔离服、戴护目镜、戴上双层医用手套,按照采样路线,依次采样。途中打电话询问居家隔离人员具体地址,不清楚的添加对方微信,视频通话详细询问具体方向。一手提着大大的医疗箱,一手提着采样用品袋,一声亲切的问候后,她便忙着核对信息、扫码录入、消毒、核酸采样,同时叮嘱隔离人员,要严格落实居家隔离政策,隔离期间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如有身体不适及时上报……一家一家地跑,一遍一遍地重复着那3分钟动作,直到晚上10:00后才能回家。
从小怕狗的她在采样路上被大狗吓哭过,独自步行47分钟只为给一户居家隔离人员采样,儿子生日当天,加班到11点回家,儿子已经睡着……与汗水为伍,很苦、很累,但她却默默坚持着。
杜海军:让青春在防疫中闪光的“90后”
一部手机、一把椅子、一台电脑、一坐就是三四个小时,一次次地拨打电话、一遍遍地耐心询问、一张张密密麻麻的信息统计表……都诠释着小蒜镇选调生杜海军对防疫工作的认真负责。
1994年出生的杜海军,是小蒜镇的一名选调生,他积极参与乡镇的疫情防控工作。对推送到乡镇的每一位(即将)返石的小蒜村民,他都一一打电话,详细核实返乡人员的姓名,仔细询问出发地、出发时间、出行方式、途经路线、到达时间、核酸检测等具体信息,并为每个人建立了详细台账;根据返乡人员的具体情况,确定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居家健康监测;与返乡人员所在村负责疫情防控的工作人员对接,督促其动态监测返乡人员;督促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做好上门采样工作……“你好!我是小蒜镇工作人员杜海军……”沙哑的声音透着他对疫情防控工作的耐心与坚持。
潘松秀:村民“守护者”的“00后”大学生
她是爸妈的宝贝,是村民口中的“小潘”,是大家眼中还未完全长大的“孩子”,但是作为灵泉镇岔沟村委主任助理的潘松秀已从“被守护的人”变成了“村民的守护者”。
当全民核酸遇上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让新到村任职的22岁大学生潘松秀忙得不可开交。老年人没有智能手机、无法获取核酸检测个人码、身份证号码记不住、身份证在城里子女家……潘松秀便给老人子女打电话,问身份证号码,人工输入身份证信息,信息录入好后,立即上前搀扶老人采样。
作为一名新任村干部,潘松秀主动承担了大量的工作任务,尤其是疫情防控工作,她微笑着说:“今天的奔波是为了明天更顺畅地自由呼吸,我坚信那一天很快就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