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洋 本报通讯员 王文博
作为法院的派出机构,基层法庭既处在司法为民的最前沿,也处在化解矛盾纠纷第一线,承担着重要职责。近年来,孝义市人民法院基层法庭充分发挥根植基层、贴近群众、了解民情的优势,依法公正高效审理案件,以更高质量、更高标准为群众提供司法便利。携手多部门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凝聚“向心力”、汲取“奋进力”、提升“战斗力”,多措并举、精准发力,激活基层社会治理“一池春水”,让“小法庭”在服务基层社会治理中不断释放“大能量”,书写了为民服务的新篇章。
“法庭+联企服务中心” 打出化解矛盾“组合拳”
打好“组合拳”,力推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该院基层法庭与联企服务中心携手为企业和职工提供法律帮助,让法律“活字典”为助企发展添“典”料。走进企业“零距离”纾困解难,心贴心、面对面服务,用心助企促发展,做好企业“护航者”,使企业依法规范、健康有序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
梧桐法庭在审理因工伤引起的劳动争议纠纷案件时,多次传唤被告公司进行调解,但被告始终不让步,不同意调解。为缓和双方矛盾,办案法官邀请联企服务中心在企业的工作人员共同与被告公司进行沟通。最终在法庭及联企服务中心的努力下,原被告双方达成了一致调解意见,成功化解了职工与企业之间的矛盾。这个“圆满的句号”不仅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
“司法+行政+企业” 打造全方位法治宣传“矩阵”
打造全方位法治宣传“矩阵”,形成“点、线、面”无缝法治宣传新格局。基层法庭加强与联企服务中心、乡镇司法所、综治中心等部门沟通联动,积极开展送法进乡村、进企业活动,引导人民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进一步加强基层群众的法治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使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融入群众血脉。
梧桐法庭联合联企服务中心、山西胜之溪律师事务所、山西金岩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梧桐法律服务所,在梧桐镇党群服务中心广场开展法治宣传活动。通过印发普法宣传资料、现场法律咨询等方式,向群众普及宪法知识及法律常识,并积极解答群众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在广大群众中形成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的观念,从而增强群众法治意识。
下堡法庭联合下堡镇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胡家窑交警中队在居民活动广场开展“普及法律知识,构建和谐社会”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发放各类普法宣传资料,现场答疑解惑,结合邻里纠纷、饲养宠物伤人、未成年人打赏主播、个人信息泄露等与群众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典型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相关法律知识,让广大群众真正认识到《民法典》是保护老百姓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生活百科全书”。
为了让法律知识走进百姓家,宣传工作人员进村入户,普法宣传、以案释法,为群众送上法治“套餐”。通过多部门联合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让广大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学习法律知识,进一步增强了辖区群众的法治意识,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序推动乡村依法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司法所+法庭”开启定分止争“加速度”
站在离群众“最近的地方”,应民之所呼,解民之所忧。该院基层法庭邀请司法所入驻法庭,携手止争解纷。梧桐法庭积极邀请司法所入驻,深入推进“司法所+法庭”的联动模式,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效的司法调解服务,致力于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庭前。
“背对背”调解止争解纷,“面对面”释法析理促和谐。梧桐法庭在审理一起岳父与女婿之间因工伤亡补助金等款项产生的纠纷时,原被告双方对各自分割财产数额的意向差距较大,法庭选择了邀请司法所联合调解,采取原告由司法所负责,被告由法庭负责,经过法庭和司法所耐心细致地从情理入手,再到法理的释明,很快双方便达成和解并当场履行,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该院基层法庭坚持推进“司法所+法庭”的联动模式,发挥“1+1>2”的合力,促进辖区矛盾纠纷牢牢吸附于基层、化解在基层,从源头上减少了矛盾冲突,为基层社会治理奠定了基础。
“法官+网格员” 化解基层矛盾“黄金搭档”
古人云:“防之于未萌,治之于未乱。”为更好地推进基层法庭参与乡村治理,下堡法庭按照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注重诉源治理,坚持把非诉解纷机制挺在前面,全力打造枫桥式法庭。该法庭主动融入当地网格治理体系,网格员在日常工作中注重观察社情民意,发现可能引发诉讼的矛盾先行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功的联系法庭工作人员进一步调解。
近日,辖区网格员向下堡法庭干警反映,下堡镇下堡村张某因多年的债务纠纷欲将债务人林某起诉至法院。得知此情况,该庭干警主动联系张某和林某,详细了解案情后,向林某说法说理,并告知其不归还债务的法律后果。随后在该庭干警和网格员的努力调解下,双方最终达成和解协议,林某同意分期归还欠款,一场可能引发诉讼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法官携手网格员,纠纷化解新组合。在下堡镇,“法官+网格员”成为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黄金搭档”,仅2022年上半年,由网格员发现可能引发诉讼案件的矛盾纠纷共计23件,诉源化解19件(其中网格员自行化解11件,通过法庭化解8件),有4件进入诉讼程序,但最终均撤诉,且以调解的方式结案。下堡法庭在打造无讼辖区的同时,极大地降低了辖区老百姓的诉讼成本。
“公正裁判+思想引领” 孕育群众向上向善“沃土”
以案件庭前调解“小切口”,讲好和谐稳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道理”,普法效果凸显。该院基层法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案件审理中,以小案例讲述大道理,倡导和引领文明和谐新风尚。
兑镇法庭审理一起因男方感情问题而引起的离婚案件时,不仅保护了女方的合法权益,也向男方指明与她人同居并生育子女的行为违反了夫妻之间的忠实义务,严重破坏了夫妻感情。隐瞒真实意图,取得女方的身份证,为非婚生子办理出生医学证明及户籍登记,有损女方的人格尊严,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亦是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原因。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情理诠释,教育其崇德向善,笃行向美,让该男子心服口服,心生愧疚。
该院法庭审判团队在审理案件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德法共治,合理审判,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努力促进社会和谐。办案法官通过司法公正引领社会公正,用法治精神、道德力量引导人民群众向上向善。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服务无止境,点滴见初心。一项项惠民举措、一件件民生实事,如同一股股暖流注入群众心田,温暖着广大群众,让他们真切感受到来自孝义市人民法院的司法温暖。该法院的基层法庭积极拓展职能,紧贴群众身边,热心解决群众的矛盾纠纷,发挥了基层法庭服务群众的最大优势,在服务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同时,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