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 合

交城县龙门社区

“扫黄打非”进基层 宣传教育入民心

本报讯 (记者 康桂芳) 为进一步推进“扫黄打非”工作,努力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近期,交城县龙门社区“扫黄打非”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县“扫黄打非”办公室的统一指导下,主动作为,紧紧围绕“扫黄打非”固边、护苗、秋风、清源、净网五大行动工作重点和任务,强阵地、建队伍、重普法、广宣传、细考核、抓落实,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强阵地、建队伍、履责任。龙门社区按照天宁镇党委指示,迅速成立了龙门社区“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领导组成员及宣传联络员,由社区党支部书记任主要负责人,带头研究、亲自部署。在社区综治中心设置“扫黄打非”办公室,上墙工作制度、工作职责及联络员一览表,并悬挂“扫黄打非”举报箱,鼓励群众积极举报涉黄涉非行为,进一步加强与派出所协作配合,加强情报和信息沟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

重普法、造氛围、广宣传。该社区通过深入群众各户发放宣传单、社区大喇叭喊话、建立村内文化宣传群等形式,对“扫黄打非”工作及法律知识进行广泛宣传。将“扫黄打非”工作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创建工作相结合,通过共享社区内乒乓球活动室、书法绘画室、棋牌娱乐室、图书阅览室、戏迷演唱室(票儿班)、篮球场等文化活动阵地、文化设备等各类资源,吸引群众广泛参与,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充实日常生活。成立爱好者社团及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开展“扫黄打非”知识宣传及文明教育,并举行多种形式庆祝文化节日。该社区将每年的农历7月12日定为龙门社区文化艺术活动,带给人们欢声笑语的同时更提高了居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

抓落实、细考核、显成效。针对“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该社区制定了日常检查和集中整治相结合的检查机制,并在社区范围内划定了五个网格点,由五名网格长专门负责并积极发动志愿者和监督员,共同参与到基层“扫黄打非”巡查工作中去。将“扫黄打非”工作融入到综治工作、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宣传工作等工作中,确保“扫黄打非”工作落到实处、落到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