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文 化

文水武林传奇(上)

□ 梁大智

文水武术历史悠久,闻名遐迩。

公元前470年,孔子高足卜子夏设教西河时,

射艺被作为六艺之一教学,开启了文水最早的武术教育。

中国历史上的武举制度创始于武周,武则天始创选拔武将的武举考试。一代名将狄青善于骑射,匡扶宋室,成就了盖世功名。

在元代,被尊为少林寺中兴之祖的雪庭福裕不仅重兴少林,他在故里文水县建报恩寺,把少林祖庭禅武合一的修行方法进一步推广,雪庭福裕的法脉此后一直传续至今。元倚重臣梁锦阳是五路元帅,帝封“奥达鲁花王”。

清代著名镖师左昌德融合众长,独创左家拳,在清朝道光至同治年间,保镖武师左二把的名望誉满我国北方六省、南方七省。至今,有关左二把保镖的故事还在民间流传。

武术是古代军事战争一种传承的技术。现在被称为“传统武术”的各种徒手武术流派在古代属于五花八门的江湖大师和农民斗术。围绕拳术和武功,在文水民间有许多神奇的传说。

一箭双鸽成元震

在文水东大街中部路南有一座三进院成府,大门的对面路北,有一座精美的砖雕大影壁。大门上悬有“都督府”三个大字,大门东有三间北房,三进院都有东西厢房,二、三进院有厅堂分隔,中有过厅。三院正南是一排二层楼房,一层为窑洞结构,二层为木结构。在三进院东有成家花园。这是当地人称“成总兵”成府大院。

成元震(1685-1763),字东权,号长公。先居四川成都,后来迁到山西文水县城东街。其父曾任江南太仓卫守备。成元震自幼聪颖,武功出众。传说,当年成元震路经文水,有文水朋友佩服其武功,尤其是箭术,想挽留在文水,便指着屋顶的一对鸽子打赌说,“你如果能把那对鸽子射下来,这座院子就送给你了。”话音刚落,搭箭开弓,一对鸽子已经掉在地上。成元震推辞不过,只好暂住文水朋友家。后来,修了成家都督府。

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23岁的他考中二甲武进士,后效力兵部,历任江南徐州协标中军守备,常州营游击、江南提标中军参将、江宁城守副将、寿春总兵、甘肃提督等职。

成元震真诚爱民,恪尽职守。雍正七年(1729),成元震任河标右营游击,他领兵驻扎在宿迁(今江苏省宿迁县)白洋河一带。这年,白祥河地区阴雨连绵40多天,河水眼看就要涨出河堤,田舍将被冲毁,成元震毅然亲自率兵日夜守护着河堤,不断加修河堤,终于战胜了洪水。在随兵部侍郎马尔泰办理淮阳赈务时,成元震在筹划中处处为民着想,使当地人民得到了真正的实惠,受到了人民的交口称赞。

他教子有方,常以做人要清白教育子女。成元震的三个儿子邦彦、汝舟、邦直及孙子履泰、履恒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做官都有一定的政绩。成邦彦乾隆丁卯科举人,官至贵州郎岱同知;成如舟国子监生,官至湖北按察使;成邦直乾隆庚午科举人,官至刑部员外郎; 成履泰仕至台湾淡水同知;成履恒历任山东莱州府、安徽徽州府知府;成锡瑜是成履恒之子,曾任广西左州知州。

崔凯来自大王堡

明天启五年《文水县志》记载:大王堡在西平都,属贵信坊;后改名堡子村,堡子村曾被老百姓叫成万福村。传说,古代村里有个叫崔凯的人武功高强,路经山东夜幕降临便住在一座庙里。谁知,夜晚灶台上的锅突然被端起来,从里面钻出几个和尚,把崔凯团团围住。几个回合下来,和尚们都躺在地下。这时,一个胖住持走了进来说:“好汉手下留情,徒儿有眼不识泰山,见谅,见谅!”随即吩咐手下准备酒菜,把崔凯请到贵宾室。酒菜上桌,住持用一把尖刀挑了一块肥肉伸到崔凯嘴边,正当崔凯张嘴之际,住持尖刀唰地一声刺向崔凯口中。只听一声脆响,尖刀断成两截,刀尖从崔凯口中飞出,扎在了住持面前的桌子上。住持吓得忙跪在地上连声说:“壮士真乃大王也!大王是何处人?”崔凯扶起住持顺口说:“我乃文水大王堡!”从此,大王堡便成了这里的村名。

大王堡村里习武之人很多,袁武侯性情豪爽武艺超群,好抱打不平、接济百姓。因此袁武侯门下拜了很多弟子,练功习武,四方名扬。之后村中又有左家拳传习,村里刀剑钩枪,喊声不断。民国时期,王芳外号二斜眼,在这一带一听说他巡田,谁都不敢偷东西;村里郭勤、闫应堂在武林中也有名。

牛德富的传奇人生

北峪口村牛德富在村北庙巷东开有拳房。他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尤其是耍得一手好长枪,当地人也称杆子。一次,交城柏叶沟的窑儿村出现了豹子,连续吃村里的羊,谁都没有办法。有人提议请牛德富去,牛德富便应邀而来。傍晚时分,豹子跑进一家的羊圈里,牛德富手提长枪一个箭步,豹子已经被长枪扎到了墙上。

古交一带有个小名叫猴小的人,其父亲是山东武林高手,因犯事带着猴小来到古交,谁知猴小凭借自己有点武功欺压百姓,无恶不作。看到谁家娶亲,第一晚上都得新娘子陪他,于是有钱人家把他告到了太原府。一天,人们把太原府贴出捉住或杀死猴小有赏金的告示,告诉了正在切磋武艺的牛德富、牛德贵、牛大赖三兄弟,牛德富和牛德贵是亲兄弟,和牛大赖是本家兄弟。三人便去看了告示一把揭了下来。

牛德富提着长枪,牛德贵拿了单刀,牛大赖双手掂着虎头钩结伴来到古交一带,侦察了数日不见猴小的踪迹。有人出主意说,你们注意一下谁家娶亲,有可能抓到他。第二天,正好有一户人家娶亲,傍晚,牛家三兄弟隐蔽在附近。不一会儿,果然见一个人翻墙进入娶亲人家院内。三人很快商量对策,一起来到院墙下,纵身一跃到了围墙上。这时,不知谁脚下踩落一片瓦,猴小听见后一下把新娘子从窗户推了出来,以分散他们的注意,牛大赖正好用手背托了一下新娘。接着猴小跳了出来,牛德富长枪点到猴小持刀的手腕上,牛德贵的单刀已经到了猴小的脖子上,猴小的人头滚落在院子里。牛德富把人头包了,三人回了村里商量怎样去报案,牛德贵和牛大赖说,我俩不行,说不了话,不敢见官,还是你去吧。牛德富用长枪挑了包着的人头,来到太原府。

听说杀了猴小,府门大开迎接牛德富,人头往公堂一放,确认后,立即封牛德富戴了五品顶子,牛家院前也竖起了两根旗杆。

北峪口在文峪河上游,却常常被北徐村、南徐、中舍、沟口、龙泉等南五村干涉浇不成地,每当浇地时节,他们在河滩里立起大灶,守护者渠道。北峪口村民纷纷向牛德富诉苦,牛德富自己虽然没有土地,但村民诉求激起牛德富的愤慨,率众与南五村进行争水,争斗中酿成人命。官府要来捉拿牛德富,村里人把他藏到一户人家。结果村里有人给官府通风报信,在牛德富藏身宅院门口立了铁尖扁担,让官兵包围了宅院。牛德富手持虎头双钩,官兵不得近身。后来,官兵说我们也得交差,你就降了吧。牛德富说那好吧,把虎头双钩扔出院外。官兵上去拿出绳子要捆,牛德富说练武人说话算话,说降就是降,要不算话你们捆住我,我也能挣脱跑了。说完,看看门口立着的铁尖扁担,心里一凉,跟着官兵走了。北徐村有钱人家多,扬言“一家一根稻草就能要了牛德富的命”,因而,当年北峪口和北徐很长时间不来往,更没有结亲的。

牛德富关在狱中,狱友正好也是武林高手。一天狱友说,凭咱俩的本领谁能关得住?要不咱俩越狱跑吧。牛德富说答应人家住进来就不能跑。狱友见牛德富不动越狱的心思,趁夜晚飞檐走壁跑了。直到阎锡山扫监大赦时,牛德富才出了狱。出狱后牛德富没有回伤了他心的北峪口,从河滩直接去了柏叶沟,去世后也埋在了那里。后来合葬时发现牛德富墓中有用铜钱编成的玉带和官帽上的玉徽。

虽然牛德富经历了曲折的人生,但北峪口的武术却代代相传。牛德富之子牛永礼也是有名的拳师,他培养出了安学良、安恭让、宋登福、李占生、张步康、李树华、宋世通、李继福等一批武林弟子。

康有金智破盗窃案

大城南练武的人较多,主要有康有金的长拳和康熬保、原世仁的意拳。康有金拜武家寨的武承州为师,经常从大城南一路踢公式腿到武家寨,拜师学艺后再一路踢回来。据说,他能一手抓起墓顶石,利刃砍臂不破,曾给太谷曹家、祁县乔家保过镖,为平遥三家当铺破过盗窃案。

一次,祁县的一批贵重物品失盗,慕名来请康有金出面寻找。康有金说:“寻找物品可以,但找到后那些偷盗者必须我来处理。”对方答应后,康有金几天的走访发现祁县一废弃的砖窑内有生人活动,便站在砖窑外的一块大石头上,先说了几句江湖暗语,接着喊道:“出来吧,东西是不是你们拿了?”这时走出几个人,一看就是外地人,有个领头的说:“是又怎么样?”“你们计划拿出来还是要拿走?”“那就看你的能耐了。”“好吧。你们是一齐上,还是一个一个上?”康有金边说边用了一下力,脚下的石头竟然裂开了。那个领头的看到,双手抱拳说:“我们领教了,交个朋友吧。”从此,他们成了很好的朋友,经常到大城南来看望康有金。

民国期间,邻村每当唱戏,大城南的年轻人就去看戏,经常发生冲突。一次,宜儿村唱戏,大城南几次与宜儿村发生冲突都没有占了便宜,便请康有金出山。康有金来到宜儿村戏场内并没有看戏,就蹲在戏台后边抽烟。一会儿,戏场人流涌动起来,有人跑来告诉康有金说:“咱村和宜儿村打起来了。”只见康有金地两手一拔便拔出一通道,一个空翻上了戏台,人们都惊奇地望着他,他手托在戏台侧口的石狮子头上,用力一捏石狮子粉碎了。这时他才开口了:“不要打了,我怕动手伤了你们。”整个戏场鸦雀无声,没有一个人敢动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