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文 化

向曾国藩学习自我管理

□ 侯江燕

早年读曾国藩传记后,我就把曾国藩当做自己的精神导师。读他的人生智慧,犹如站在巨人的肩膀,收获颇多;学他的自我管理,立大志、做小事、每日自省,受益良多。

一、立大志

“立德立功立言、为师为将为相”的曾国藩,他人生旅途起于青萍微时,历经挫折而希望不减;仕途之路遭遇逆境坎坷,遍见沧桑而悦喜心存。在张宏杰《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中写道,曾国藩是在而立之年才决定要做“圣人”。在我眼里,只要努力,什么时候都不晚。“立大志”最重要的就是先要想明白自己究竟想过怎样的一生?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想明白这一点,内心就会有坚定的力量和面对困难的勇气,若再加上日拱一卒的精进,就会离自己想过的人生更进一步。

二、做小事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梁启超曾说:“曾文正在军中,每日必读书数页,填日记数条,习字一篇,围棋一局……终身习以为常。”做小事,亦需持之以恒养成良好习惯。

一是重视阅读。曾国藩虽然公务繁忙,也规定自己每天读史书十页,后有了眼疾,也要默背一段古文,哪怕带兵打仗也几乎从未停歇。在突发“小中风”后,竟然还完成了《通鉴》二百二十卷、《宋元学案》吕东莱一卷、《孟子》“定于”一章、《吕氏学案》的阅读,让人佩服不已。曾国藩不仅自己热爱阅读,还在家书中多次敦促兄弟、子侄看书,在军中也敦促部下看书。

二是重视写作。曾国藩执笔如刀,无论是写奏折、与左宗棠的笔仗、还是与李鸿章的配合,都显现出他写作功夫之深。曾国藩通过书信日记对家中兄弟们的文章也极费苦心。比如他对三弟曾国荃的写作辅导最为细致。先出题,再阅卷修批,并找出前人大师文章,分析差距,遍访名师,为三弟做更细致的指导。

三、每日自省

曾国藩有写日记的习惯,并用圣人的目标严格要求自己。不同于“被社会毒打”后的后知后觉,曾国藩是从自我提升的愿望出发,通过极深的洞察力,深刻地检视自己,再不断地修正提高。道光二十二年,曾国藩在日记中给自己立下12条规矩,每日反思。他在家书中说:“每日一念一事,皆写之于册,以便触目克治……余向来有无恒之弊……可保终身有恒矣,盖明师益友,重重夹持,能进不能退也。”这种持续自省的决心让人叹服。

曾国藩以中人之资,却扶晚清大厦之将倾,他的自我管理之路值得我们终身学习。

品读曾国藩后,我坚持每日早起写日记已有2000多天。遇到事情的时候,也会尝试着用他的思想和逻辑给出答案。坚守初心,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好高骛远,不眼高手低,不心浮气躁,不怨天尤人,远离虚荣和浮华,做一个善始善终,善作善成的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