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天气暖和的时候,我就会和母亲回村里住一段时间。村里条件虽然简陋,但是我们住得特别舒心。
回到村里,不能和在城里一样,可以睡到日上三竿,也不可以熬夜到零点。如果这样,便失去了回村的意义。所以,在村里过的还是比较辛苦的。
清明过后,万物都已苏醒,我们姐弟几个就收拾的回村里了。打扫尘封的屋子,清理荒芜的院落。我们穿着曾经留在老屋的旧衣服,忙的不亦乐乎。母亲拾柴烧火,姐姐们清扫屋里尘埃、晾晒被褥、擦洗窗台土炕,还有母亲心爱的木质油漆“红洋箱”。弟弟和我整理院子,我只负责干枯的枣树下那块金针地。
枣树下的这块地原本是空着的,我上高中那年,邻居家翻修院子,将她家院子里的金针老根送给我家,母亲便将这些老根种在枣树底下。从此,这些金针就在我家落地生根,每年农历五月都会开出黄色花朵,远远望去,金黄一片,故金针花还有一个名字叫黄花菜。
那个时候,青春年少,无论学业,还是懵懂的烦恼,在那个季节,稍有的不愉快我都是写在脸上的。每到周末,我都是静静地坐在枣树底下,默默地看着这些黄色的花朵来排解我的心事 。之后,我的心情就会好起来。周日的下午,我便能开开心心的去学校了。
多年以后,我上班了。上学时的小小心事早已抛诸脑后,但也会有新的烦恼产生。每到周末,我仍然喜欢坐在枣树下,去看我的金针花。那个时候,我的父亲便系了围裙,一手拿着菜盆,一手去将打好的金针放在菜盆里,有时候一天打两次,每次都有满满的一大盆,母亲会将这些打好的金针放在锅里的笼屉上蒸一蒸。蒸好以后,父亲再将金针一个一个摆放在母亲用高粱杆制作的八角盘里,拿到院子里太阳底下去晒。午休过后,再将晒的半干的金针翻一下,等到黄昏差不多就晒好了,一纸箱子一纸箱子的储存起来。到了冬天,就是农家里上等的食材。
新鲜的金针菜是鲜嫩的花蕾,不是完全打开的花朵。金针菜开花具体时间一般在下午2-8时,因此父亲大多时间都是选择在晨露刚刚褪去的上午采摘。采集时注意“轻、巧、细、快”,不损坏花蕾,所以父亲每次采摘都是特别的小心翼翼。
多年后的五月,我仍然喜欢陪母亲住在村里的老屋,坐在院子里的枣树下,坐在一片金黄的金针花蕾旁边,去想我的心事。我看到了父亲拿着菜盆正小心翼翼的打着金针,还哼着小曲。我又看到父亲将母亲刚刚蒸好的热气腾腾的金针菜一个一个地摆放在母亲用高粱杆制作的八角盘里。
这个五月,我忘掉了工作的烦恼,忘掉了生活的艰辛,忘掉了对父亲无数遍的思念。金针菜每年半个月的花期治愈了我整整一年的忧伤。直到后来,我又知道,其实金针菜有好多个别名:萱草花、健脑菜、安神菜、绿葱花等。然后我又知道:萱草花语,代表忘却一切不愉快的事,放下忧愁,所以它又名忘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