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文化

白龙山历史渊源

□ 程建军

赵朴初为白龙山题写的“寿”字石刻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岚县历史悠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其中,白龙山更是岚县山水人文独特的有代表性的景观之一。

白龙山,又名大万山。位于普明镇小万村与兴县接壤处的大万山附近,因山腹建有白龙古祠而得名。清代文学家胡宗续在《大万灵龙》诗中说“紫鹤搏风宜虎踞,白云拥翠识龙蟠”。明代吴瑾《题大万山》赞曰“万古乾坤秀气钟,半空削出玉芙蓉”。

特别是已故著名书法家赵朴初专为白龙山题写的高15.5米、宽8.5米的石刻巨“寿”,为当今世界“寿”字石刻之最。这正是,白龙出道早闻名,“寿”字巨书如点睛。风景若得文化捧,山多颜色水多情。

白龙山地理及历史探源

白龙山属于东马坊——赤坚岭褶皱带,它包含有太古代到古生代的各个构造活动形成的背斜和向斜。

它是白龙山山块的一部分,分布在岚县岚河盆地西部,大蛇头川以南岚兴边界一带。主脉北起马骨寨,南至木莲沟山,长约40千米,东坡陡峻,西坡平缓。主峰白龙山又叫大万山,在马坊村北,海拔高2253米。白龙山西支南起于家岘,沿岚兴边境西北行之马骨寨,长约20千米,重要山峰有马骨寨,龙须洼等北支东侧有分支三列,一列南起剿贼寨,北至赤湾子长约4千米重要山峰有黄石崖、寺沟顶、赤龙崖等;一支在沐会沟与大蛇头之间,长约4千米;一支在大蛇头南沟与小蛇头沟之间,长约3千米。白龙山东南支北起于家岘 ,沿岚兴边界西南行至木莲沟山,长约20千米。重要山峰有杄树嫣山、大坪头山,木莲沟山等。白龙山东北支南起白龙山,东北至大沙壑接野鸡山,长约10千米,重要山峰有和尚安、和尚岔、跌马崖、白龙山东侧地势陡峻,大部直接山前丘陵,重要山峰北有黄龙山,南有玉清山,刘家崖、草峰山等。

灰灰山为白龙山之南延部分,北起木沟莲山,沿岚兴边境南行,接兴县,方山境,本县境内长约5千米,重要山峰为油梁圪洞。赤坚岭为灰灰岭东延部分,是岚县通方山、离石等地的交通要隘。

白龙山山体由青砂岩构成,由于青砂岩的片理发育,在大自然数千万年的雕塑下,使山体的脊线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石峰林立,绝壁层层,石背常湿,形成了千姿百态的青砂岩岩壁林景观。

白龙山的特别,还在于它是个天然的植物园。它对于研究岚县远古植被、地理、气候发展变化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白龙山夏季山内比山外气温低,变化较小;冬天山内流水不冻,水里还生长绿色的藻类植物,山内、山外两重天。白龙山里生长着2000多种植物,有刺柳、胡荆等;沟内有中草药100多种,如柴胡、天麻、忍冬等,还有100余种动物,如褐马鸡,野猪、狍子、麝香等国家级保护动物。

白龙山是吕梁山块中最为雄奇的一支余脉,主体山脊线在岚县为5000多米,主峰圣顶海拔为2253米。

白龙山山势雄伟险峻,遥望诸峰,出于云烟之外,近睹山势,宛若唐宫宋阙。千寿崖气势磅礴,迎客松仪态万千,醉仙石秀美飘逸,结缘谷曲径通幽,三仙聚神采飞扬,虎头岩雄浑苍翠,而冠领风景区头牌的“飞来镜石”,则横空出世,一分为二,俯瞰众生,令人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真是好峰随处秀,幽径独行乐!

白龙潭水从圣顶飞流直下,飞湍瀑流如白龙吸水,水声咆哮似虎吼雷鸣,声传云天之外。低处,水珠飘扬,浪花四射;高处,云雾烟水,弥漫缭绕。潭中蝌蚪,忽隐忽现,水中游鱼,沉浮自如。

谈应春于明万历十六年编撰的旧版《岚县志》记载:某年,岚邑大旱,数月不绝,禾稻枯焦。百姓祈雨不得,官府设坛祈雨亦不得。有因开仓济民被贬至岚邑为宰者某(陕西籍),遂率众掘井救灾。至大万山,得泉若白龙喷涌,众甚欢之。顾视县宰某,已然力疲而逝。众感其恩,遂命大万山为白龙山,千秋缅怀。

由此可知,白龙山原名大万山,这是正史中对白龙山改名的最早记载。

白龙山现存明清建筑及石刻、宋代石雕等文物遗迹,也记载了许多与白龙山有关的前尘过往。

白龙山有史可考和现存石碑共26通,已遗失6通。大殿东侧现存二十通,现存最早的是1717年(清康熙十五年)所立,最晚的是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所立。有历史可考的最早的1082(北宋元丰五年)年的大型碑刻,今已遗失。

从碑记历史留存来看,白龙山进入民众视野,已约有950年。

此外,还有岚县一些书法名家书写的历代吟咏白龙山的诗文碑刻,令人叹为观止!有明以来,历代文人墨客登览白龙山,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其中以明代胡宗续撰写的《大万灵龙》、明代吴谨撰写的《题大万山》、清代王安良撰写的《重修灵渊候庙记》都是其中的精品。

白龙山的各个景点的角落还立着不少的“功德碑”,这“功德碑”是百姓“饮水思源”寄托感激之情的一种形式。

除此之外,岚县至今还流传着许多与白龙山有关的故事传说,县令坐化、视牧遇龙、白龙受封、灵候送食……它们都粘满泥土色彩和传奇韵味,传达着人民群众对白龙山千万年来不绝的敬畏和信仰。

以上内容林林总总,丰富多样,都从各个侧面反映了白龙山厚重的地理渊源及历史传承。

白龙山传说

一位为民请命的清官

据旧《岚县县志》记载:某年,岚邑大旱,数月不绝,禾稻枯焦。百姓祈雨不得,官府设坛祈雨亦不得。有因开仓济民被贬至岚邑为宰者某(陕西籍),遂率众掘井救灾。至大万山,得泉若白龙喷涌,众甚欢之。顾视县宰某,已然力疲而逝。众感其恩,遂于此地葬之,墓旁筑庙祭之,名曰白龙庙。此后,大万山遂命为白龙山,县令某亦封为白龙正神,白龙庙为其享殿。

由此,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白龙山庙会都会如期举行,岚县人虔诚地把对天地良心的敬畏,投射给了这个勤政为民的县令身上,感恩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虽然这位鞠躬尽瘁的县令某无名无姓,但值得庆幸的是,千百年来,他的血肉和精魂都融入了岚县的千秋万代。为人民服务,无名就是有名。

人们把这位无名县令的躯体连同对他的尊敬之情,统统寄托在了这万古长青的白龙山上。在岚县人的心目中,白龙山就是祭奠这位清官的永久的祭坛。

其实,从立德立言立功的角讲,为生民请命不畏牺牲,殚精竭虑死而后已,这当是所有清官为政为民的高尚情怀,这位无名的县令已经把为民请命的思想光芒播洒在了他的继任者身上。

他们千里为官,不问前程,不唯名利,与千千万万的岚县百姓手握犁铧,灰头土脸,一心为民,陨身不恤,把所有的才华和智慧都泼洒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如此担当,令人动容!

白龙神传说

白龙山以奇山怪石、灵泉飞瀑著称,这里处处有胜景,处处有故事,但岚县人最喜欢传扬的是传承千年的白龙神传说。

很早以前,大万山下有一小村,村里有一个未出闺的哑女。

一日,哑女河边洗衣,遇一位少年牵马饮水。哑女抬头,偶见少年也注目自己,甚羞。

少年见女子相貌清奇,日日辛劳,心甚悦之,遂大胆用言语示爱,便问她可否与自己结一段良缘。哑女低头不言,面飞红云,收拾衣物匆匆离去。

女子归家,以手比划,将偶遇少年一事归告其母,其母说:“你明日去告诉,那来路不明的小后生,若你开口能言,并见石上生花,石驼走路,你娘我便答允你们双飞双宿。”

又一日,两人在石坡附近玩耍,少年复提婚约之事。哑女展颜抬头,向少年比划其母所言难事。少年颔首微笑,仔细倾听,说不难不难。

少年伸手抬指,一缕神光倏然射向哑女口中。哑女朝家中所在方向大喊一声:“哎呀,妈妈!”,算是替母亲答应这门婚事。

哑女心喜,遂在少年搀扶下上马,向大万山方向狂奔而去。

此时,哑女哥哥在对面山上放牛,眼见妹妹被一不明身份的强人挟持,心中甚急,举鞭向石坡方向快步追赶。

少年一抖缰绳,白马从石坡上急奔山项,石坡上留下一串串马蹄印,处处火花飞迸。

哑女哥哥不肯罢休,气喘吁吁一直追到白龙神庙门前。

遥望中,少年与妹妹双双倏然不见。哥哥心内疑惑,一脚踢开庙门入内查找。一进殿门,只见妹妹与那少年端坐神位之上。哥哥气急败坏,扬鞭就打这对有伤风化的年轻人,少年伸手抬指,哥哥被定在地上站立不动。

原来,那少年就是昔日白龙神化身之一,常入微服民间访贫济苦,偶见哑女姑娘才貌双全,有意结为良缘,便多次探访以示其心。

后人们尊哑女姑娘为“白龙娘娘”,她夫唱妇随,被视为婚姻自由平等的典范,同样接受人间烟火的祭祀。

白龙山的诸峰奇石大都与此传说有关。如白龙神马踏石留痕火花飞迸的地方叫马蹄石,石驼送母就是任劳任怨的骆驼,三仙聚就是福禄寿三星聚会的平台,飞来镜石就是“白龙娘娘”的梳妆台等等。

在岚县的民间传说中,白龙神象征祥瑞能行云布雨,常常在民间微服私访消灾降福,是一尊有口皆碑福泽万民的神祇。

白龙庙及其附属建筑

地处白龙山腰部的白龙庙,始建年代不详,现存明清建筑及石刻、宋代石雕等文物遗迹,是远近闻名的祈福请愿圣地。

据古碑记载,宋神宗元丰年间(1082年)皇帝敕封白龙神为灵渊侯,并赐银复建,以后代历均有修缮,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庙宇格局。

白龙庙

白龙庙为四合院建筑格式,坐北向南。正殿三间,进深二间,总高12.03米,为歇山顶式明代砖木结构建筑。

该殿峨牙斗拱,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殿内供奉着高3米的白龙神、白龙娘娘坐姿塑像,两侧塑有金童玉女,殿门内塑有白龙娘娘之兄站像,供桌前两侧有文武二将站地塑像。大殿东西内墙绘有“出龙宫惩恶济世”、“人海藏万民感恩”两幅壁画。

庙院东西廊房各三间,为卷棚式砖木结构建筑。白龙庙建筑群落现存正殿、拜厅、配殿、钟鼓楼。

正殿东侧有碑亭,内置历代修庙石碑16通。庙院东南为山门,有垂带及七级台阶通院。南面为四根通天柱所擎的悬空戏台,下有石窑三孔。

庙院四周有附属建筑:西南200米有风神庙;东南200米处有山神庙;庙院东150米处有南北相向的二层小楼房两幢;东侧有古式木结构牌楼一座,牌楼外360级台阶直通山底;楼房东100米处有东北相连的平房12间,为庙祝的生活区。

此外,白龙山还有其他附属建筑也各具特色。

白龙庙正殿背后,石岩之下,有一眼水井,名为圣水井。其井仅深2米,井水用之不竭,其水甘冽爽口。

水井上有一青石雕刻的井盖,符合宋代风格,据考证是白龙山留存最早的文物之一。井上新修一井亭,四角转尖飞檐翘脚琉璃顶,是白龙山又一人文景观。

自古以来,白龙庙一直被奉为旅游胜地,被列为岚阳八景之首,倍受文人墨客赞赏。

1987年,岚县县委政府将白龙庙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挂匾树碑以标志,还逐年拨款修葺。

2006年,白龙庙被公布为吕梁市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白龙山风景区被评为山西省首批休闲旅游度假区。

2014年,白龙山风景区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经历了千百年的风雨洗礼之后,白龙山风景区因山水奇秀而闻名全国,因优美动人的诗篇和传说而令人神往,因独特的祈福文化而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