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报集报是我退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订报集报,不仅积累知识,开拓视野,乐趣丛生,方便查找资料,广交朋友甚至还能增值还能扬名,没有亲自经历且沉迷其中是体验不到这些感受的。
我集报的方法很多,比如与朋友交换、街头购买、捡拾别人弃报、从废品站花高价购买等等,但最主要的源流最畅通的还是自费订报之法,虽然每年为此都要投入一笔不菲的血汗钱,但与之获得的乐趣比较起来,那不过是小巫见大巫。我订报和一般人订报不同,始终坚持这几项原则,一是常见报、单位订的报不订;二是重复报不订;三是一般全年报不订,多则订半年,少则订一个季度或一个月。当然也有个别情况,如我经常投稿发稿且不赠样报的报纸则要重复订年年订,如吕梁日报、山西日报、晚晴报、辽宁老年报、老伴周刊等就属于特例,不受原则地约束。我之所以要坚持这几项原则,它的好处是花钱少、品种多、常看新报、常有新奇特报种收藏。这不仅是集报的一条捷径,而且其中的趣味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为了订报,我必须反复翻阅报刊目录,反复圈阅摘记,就像读辞典一样,百看不厌,常读常新,每每看到一个新鲜而有趣的报名,就兴奋不已,并且一一记录在案,列出先后顺序,迟早要订一次,见见庐山真面目,比如神农架报、娃娃数学报、大千世界报、女报等,就是这样地先后走进了我的视野,加入了我的藏报系列,像稀世珍品一样的保存起来。更重要的还是每当自己通过精选细挑而订的报纸一旦到手那个狂喜状就别提了,俨然穷棒子得了狗头金,喜眉笑眼手舞足蹈比小孩子还天真可笑,完全忘记了七十多岁的年纪。由于常读新报,信息量大,对大小事情天南地北轶闻趣事就知之甚多,唠什么都能插上嘴,说什么都能娓娓道来,还时不时地传播个明星隐私什么的,给自己的生活圈子添些茶余饭后的笑料,倒也感觉挺满足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订的报多了,且多为珍稀品种,就为我的集报不仅增加了数量,更主要的是提高了质量和品位。有的已经停刊,成为绝版珍品,如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晋南报》,八十年代的《诗歌画报》等。还有些创刊号、试刊号、号外等也都成为独家藏品。
我拥有了这些,便似拥有财富一样的充实快乐。但我并不想将它们变为花花绿绿的票子,因为一旦如此,也就失去了我集报订报的初衷与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