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大家庭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有的是泰山,有的是尘埃;有的是大树,有的是小草;有的是太阳,有的是星星。而刘利红,就是石楼这座小山城教育界的一株小草。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课间的办公室里,一位美丽的女教师正被一群兴奋的学生包围着。“老师,我这次月考又进步了!”“老师,这周我们班又是第一!”包围圈里的老师听着学生们叽叽喳喳的叫嚷,慈爱地笑着。她,就是石楼县第一中学393班的班主任刘利红。
2002年9月,刘利红踏上了自己梦想的“三尺讲台”。初登讲台,她和许多青年教师一样,心里多少有些忐忑。然而,当她推开教室门看到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时,她的心安静了下来 。从那时起,她就把人生的坐标定在了为教育事业奉献的轨迹上。她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每一个学生,把教书育人看得神圣无比。看到教室里的孩子们,年轻的刘利红总感觉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因为每个孩子的身上都承担着他们整个家庭的全部希望。
青春一晃而过,梦想在现实中慢慢沉淀。二十年的教书生涯中,刘利红不断地总结反思,慢慢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育人宝典——这就是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当孩子们不经意犯错时,她会耐心地去说服教育;当孩子们情绪低落时,她会用眼神和语言去给予鼓励;当孩子们身体不适时,她会像妈妈一样细心地去关怀;当孩子们遇到难题时,她会想方设法去帮助解决……点石成金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当刘利红把这份爱融入到与孩子们的朝夕相处中,就把一份情洒进了孩子们的心灵深处。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识渊博所以成为老师,行为端正所以成为典范。作为老师,教育学生最重要的是身教重于言教,成为学生的榜样,才能令学生信服。
“在学校里,班主任和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的影响也最大,其思想认识、脾气秉性、言谈举止、行为习惯、兴趣爱好,甚至穿着打扮,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刘利红说。作为班主任,她要经常站在学生的立场、学校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这样班上的学生也会养成为他人着想的习惯。遇事她从不推诿,也不会动不动就责怪别人,班上的学生就有责任心、有担当。“班主任的言传与身教是相辅相成的,言教能使学生懂得道理,身教能触动学生情感,使他们坚信教师所讲的道理行为可信,并努力去实践。”
严中有度 严中有爱
在刘利红班上,有一名叫小雪的学生,性格内向保守,多愁善感,并且不善言辞。初一时因为早恋被刘利红发现后,刘利红给予了她耐心的开导和教育,并约定好小雪收回心来努力学习,刘利红为她保守秘密。之后,刘利红总是时不时地找小雪聊天谈心,关注她心理动向,在她出现心里矛盾时及时给予疏导。三年如一日,小雪变得更加自信、阳光,并在中考中取得600多分的好成绩。
她不但注重学生的知识教学与能力的培养,还特别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入手,包括生活的习惯、做人的习惯、学习的习惯、思考的习惯和健体的习惯。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在教学中她充分理解学生、信任学生、欣赏学生,呵护学生的创造潜能,时刻注意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是守护 是信念 是希望
为了做好教师这项神圣的工作,刘利红坚持不断地学习,虚心学习老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向年轻教师学习怎样制作课件,怎样熟练操作电脑等现代教学手段,只为了能胜任太阳底下这一份最光辉职业。她不仅承担着班主任的重任,担任中学两个班的语文教学,还兼任九年级语文教研组长。在教学中她努力使每一节课都成为精雕细琢的示范课,无论是校内或者是校外的公开课,她都积极承担,从不推辞,也不怕暴露缺点,积极进取。中考备考期间,她带领语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研究中考试题,汇总知识点考点,整理编辑了《中考语文复习集锦》,给备考的孩子们吃了定心丸。
二十年来,刘利红带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刘利红用爱与他们沟通,用爱教育他们,帮助他们树立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习惯,和他们建立亲切的师生之情,在他们需要时送去一句问候、在困境时给予帮助、在伤心时给予真挚的关爱,用爱心作为转化教育他们的契机。
刘利红在这日复一日的教学中找到了教育的初心与未来,将这一朵朵祖国的花与苗种下,帮助他们发芽,日复一日浇灌,送他们去扎根到更广袤的土地上去。而她在每一天的教学里,也汲取到了教育的力量,这种力量也愈渐明晰:是托举,是守护,是信念,是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