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刘少伟) 今年以来,石楼县人民检察院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呈井喷态势、诈骗手段迭代更新、跨境犯罪日趋增多等新形势新特点,秉持高质效办案理念,坚持防范和打击并重,聚焦打击“关联犯罪”和“黑灰产业链”治理,积极打造县域无诈“隔离带”,遏制县域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势头,守护人民群众“钱袋子”。
该院针对新型诈骗犯罪模式,重点审查行为人对所帮助犯罪行为的认知程度、行为联系的紧密程度,对于能够从帮助的内容、方式判断是在帮助洗钱的行为人,依法认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准确区分犯罪责任大小,坚持宽严相济。主动与公安、金融部门对接,通过“异常账户反查”大数据监督模型,做好数据共享、共融,实现线索及时发现、研判,提升对涉洗钱异常账户的监督效果,做到打早打小。用好提前介入和联席座谈等沟通方式,加强与公安、网信、金融等单位的协作配合,在司法流程各环节统一认识标准,形成打击合力。并将预防、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和社会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对办理此类案件中发现的“‘两卡’开户程序不规范”“防骗法治宣传不到位”等问题,向相关银行机构发出检察建议3份,均获及时整改。通过宣讲典型案例、开展法律咨询、组织有奖竞猜等方式,生动剖析电信网络诈骗常见手法,切实提升社会公众的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营造全民反诈良好社会氛围。
同时,针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被害人经济损失较难挽回的问题,在办案中联合侦查机关系统梳理全面查清资金流向,依法冻结涉案财产和关联账户,及时堵截赃款转移,全力追赃挽损。在此基础上,将认罪认罚工作与追赃挽损工作有机结合,办案中与犯罪嫌疑人多次沟通,加强对犯罪嫌疑人的思想教育,鼓励其积极配合司法机关退缴赃款、自愿赔偿电诈被害人损失。
截至目前,该院共发布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相关稿件10余篇,开展专项普法宣传20余次,在校师生、村组社区群众1000余人次接受“反电诈”教育,提前介入、指导侦查机关办理电信诈骗及关联案件9起,均顺利起诉。依法对侦查机关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移送起诉的5起案件改变定性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均获法院生效判决,有效避免“重罪轻诉”。对积极退赔退赃、自愿认罪认罚的25名被告人提出从轻处罚的量刑建议,追赃挽损合计金额达40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