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文 化

革命先驱张叔平(三)

□ 任力 王永卫

孙中山送给张叔平的《孙文学术》《三民主义》两本书

第二章 走上革命道路

同国民党右派斗争促成国共合作局面

1924年五六月间,高君宇接受中共北京区委的指示回到山西,在筹备建立山西党组织的同时,筹划山西的国共合作事宜。其时,因为山西地方实力派阎锡山于1913年宣布脱离国民党并下令解散国民党,所以国民党在山西没有合法的地位,山西的国民党右翼势力是在北京形成的。1922年,在北京大学读书的山西籍青年苗培成等人,经国民党元老王用宾介绍加入国民党,且均为国民党右翼组织“民社”筹备委员会委员,开始形成了山西国民党少壮派。是年夏,他们由北京大学毕业回到太原后,集资创办了太原平民中学,作为国民党在山西活动的据点。1924年1月,王用宾、苗培成以代表的身份,参加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他们回到山西后,开始大量发展国民党员。到1925年时,太原的国民党员已发展到400余人。

国民党北方执行部派王振钩和韩长麟来太原进行宣传。他们到太原后,张叔平和中共太原支部积极协助他们同山西的国民党右派势力进行斗争,经过太原党、团组织的努力,初步达成国共合作协议,由双方代表共同参与,召集全体国民党员开会,决定国共双方各派代表组成中国国民党山西临时宣传委员会,作为国共合作的临时组织机构。这个机构虽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但却否定了苗培成的“临时委员会”。两党决定,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方面,共同携手,共同合作,山西初步形成统一战线的局面。

统一战线形成后,以张叔平为书记的中共太原支部积极介绍进步青年加入国民党。但苗培成等人根本没有执行双方达成的协议,另外组织了不准共产党人参加的“国民党山西临时省党部”。太原支部与山西国民党右派势力的代表人物苗培成等人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促使国民党组织保持革命性。

1925年2月底,张叔平去北京开会,先探望了他的老乡、校友和亲密战友高君宇。高君宇非常高兴,拖着病体陪他去北京协和医院看望病榻上的孙中山,并向孙中山介绍了张叔平的情况。孙中山叫人取出他著的《孙文学术》《三民主义》两本书,亲自交到张叔平手中说:“务必搞好山西之国民革命!”

3月1日,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倡导组织的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和列席代表各百余人,代表全国20多个省区120多个地方国民会议促成会。张叔平(共产党员)、阎毓珍(共青团员)、马奋秋(爱国人士)作为山西代表参加了大会。会上,张叔平被选为促成会总会的筹备委员,负责庶务工作。会议成功地揭露了“善后会议”反人民的本质和段祺瑞的丑恶面目,传播了革命的种子,扩大了共产党的影响,激发了民众参加革命斗争的积极性。

会议期间,高君宇和孙中山于3月6日和12日先后去世,张叔平代表山西国民会议促成会参加了追悼大会,并送了两个花圈,一个署名为“山西国民会议促成会代表张叔平”,另一个未加署名是代表中共太原支部敬献的。

张叔平返回山西后,太原各界于3月24日在太原市文庙举行孙中山和高君宇逝世追悼大会。会上,国民党右派苗培成等对共产党进行恶毒攻击。张叔平当即予以批驳,严正指出:任何阻挠和破坏国共合作的言行,都有违总理遗训,有害国民革命;号召全体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以及一切进步人士团结一致,把革命大业进行到底。张叔平领导太原党、团组织利用这一机会,广泛开展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的革命宣传。“太原国民会议促成会”每天下午在省公立图书馆,利用口头讲演和留声机、图片展览等形式,宣传孙中山的革命主张。中共太原党支部发动中等以上学校学生组织了中山主义研究会,宣传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揭露山西国民党右派组织孙文主义学会攻击共产党、破坏国共合作、背叛孙中山的反动行为。追悼会后,多数党员提议取消山西国民党临时宣传委员会,重组国民党山西临时省党部。

经过张叔平、傅懋恭等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1925年秋天,国共两党共同组成了国民党山西省临时党部,省党部的7名执行委员中,共产党人占3席,国民党员发展到500人左右。从此,山西省第一次国共合作已经正式形成。

领导“反房税”运动

1925年春,冯玉祥组织的国民军第一军驻扎北京,第二军对阎锡山割据的山西形成包围之势。拟定了首先出兵山西。

山西督办兼省长的阎锡山为维持其反动统治,借口抵御冯玉祥,大肆扩充军备,在全省横征暴敛,为了筹措猛增的军费开支,决定在全省农村征收房税。

阎锡山当局的横征暴敛,致使全省人心惶惶,怨声载道。

面对这种情况,张叔平敏锐地觉察到以征收房税为导火线的群众性反阎斗争已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以张叔平为书记的中共太原支部决定,依靠共产党和共青团员在学生中的政治影响,通过山西学生联合会,联合各种反阎力量,领导省城学生开展一次反对当局强征房税的群众革命运动。

学生代表们又跑到省公署去找阎锡山。

代表们责问,阎锡山却拂袖而去,拒绝了学生代表免征房税的请求。

5月16日,省学联又在山西大学会议室开会,研究进一步的反房税斗争。决定立即采取罢课和游行请愿方式。

5月18日,在党、团组织的秘密指挥下,太原各大中学校学生4000余人云集文瀛湖公园,手执书写“废除苛捐!”“为民请愿!”的白色小旗,高呼“打倒军阀”“反对房税!”“反对贪官!”等口号,举行示威,沿途许多工人、店员、市民陆续参加到游行队伍中。

游行队伍首先到达通过房税条例的省议会,议长及工作人员已闻风逃散,学生们冲入捣毁省议会,并将正门封闭,贴上“民众查封”的封条。

接着,游行队伍到达省公署。因为事先阎锡山听到了学生请愿的消息,特地将一部分军队调到城内警戒。游行队伍将省公署包围,并且请愿队伍越聚越多。阎锡山自知支持征收房税的人不多,怕事态闹大难以收拾,同意接见请愿代表。学生推举22名代表进入督军府,面见阎锡山,一致坚持“房税不取消,斗争不罢休。”阎锡山向请愿代表解释他增加房税的理由,恳请学生能体谅他的困难。双方交涉了很长时间,时近中午,被挡在门外的学生不见代表出来,都很着急,高呼“不许扣留代表”,并开始往督军府院里冲,卫兵不允许,并关上了大门。学生们愤怒地在门口喊起来:“我们的代表哪里去了?”一边喊,一边砸碎了挂在省府门口的牌子,拾起地上的砖头、石块用力扔进院里。卫兵也从里往外扔砖头,双方受伤10余人。学生和士兵的冲突越来越大,负责守卫的军官也被飞砖砸伤,便向阎锡山请示开枪镇压。但阎锡山怕事态扩大,已逼近山西的国民军趁势进攻山西,权衡利弊后,被迫写下手令:“房屋估价契税办法,着即取消。关于此项税款,如有收起者,立即退还,以昭公允。”

在反房税运动的压力下,阅锡山为缓解民愤,将办理房税最卖力的朔县和武乡两县知事撤职。

反房税斗争的胜利,大大鼓舞了张叔平、傅懋恭、纪廷梓等党组织领导人领导革命斗争的信心。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党的领导人之一恽代英曾称赞说:“山西青年能够在阎锡山高压之下,代表本省民众利益而奋斗,自然是很值得各地青年仿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