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康桂芳) 近日,吕梁市图书馆举办梁富正《吕梁历代方志集成》捐赠仪式暨座谈会。三晋出版社90后编辑梁富正心系家乡,经过4年时间,个人收集了一批涵盖了吕梁13个县(市、区)的古代方志,并将其影印成册,共27种、15册,正式捐赠给吕梁市图书馆。
据了解,《吕梁历代方志集成》记载了吕梁13个县市区的自然环境、社会变迁、区域经济、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内容,为研究吕深乃至更广泛地区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参考。《吕梁历代方志集成》中包括了1949年之前的吕梁所有旧方志,共27种。其时间最晚1917年,最早到明代万历1577年,涵盖了现存吕梁方志的95%,包括孤本《顺治永宁州志》《万历兴县志》。
方志、家谱、先贤诗文,是地方文献和地方历史文化的三大支柱,而其中方志又被称为“一方百科全书”。历史上有记载的方志80多种,现存明代3种,清代25种,民国5种。20世纪80年代至今,各级文化机构点标整理了部分吕梁旧方志,极大地方便了普通民众的阅读和文化学者的研究。
捐赠仪式结束后,大家又开展了座谈,围绕地方文献征集、地方文献保护和建设等方面畅所欲言,表达了对吕梁优秀传统文化的无限热爱之情。“《吕梁历代方志集成》不仅是对我们过去的见证,更是我们未来发展的基石。”市文化和旅游局四级调研员刘小枫说,“我们将会保护和利用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确保它们能够得到妥善的保存和传播。同时,我们也将致力于推动更多的文化项目,激发公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参与,让文化的力量在现代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是吕梁市图书馆新馆运营以来在地方文献收藏方面最值得庆贺的一件大事。”吕梁市图书馆馆长魏新生说,《吕梁历代方志集成》入藏丰富扩充了市图书馆重要珍贵地方文献资源的收藏,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关心支持市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的建设。
“睹乔木而思故乡,考文献而爱旧邦。”梁富正说,“希望《吕梁历代方志集成》能成为吕梁文脉不断薪火相传的不竭动力和精神血脉。今后,我还将尽力发掘吕梁历史文献,努力把吕梁文脉的根扎在吕梁。借此机会,希望有关部门能将吕梁旧志全部点标出版,促进吕梁历史文化的弘扬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