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文 旅

汾河岸畔是我家

□ 文/图 梁大智

汾河湾里鸟飞翔

汾河哺育

汾河湾里火烈鸟

汾河湾里母与子

汾河湾世泰湖捕捞

欢乐的黑翅长腿鹬

我的家乡文水县保贤村就在汾河西畔,虽然离河岸还隔着邢家堡一个村子,但对河的印象就是从这条滋养着英雄故乡热土的母亲河开始的。看着那流淌的河水,想着远方的大海,给童年插上了梦想的翅膀。

春天,汾河水从渠道流到地头,流来了农家的希望,老农额头上又多了一份祈盼;夏天,人们在河里游泳嬉闹,流过了阵阵欢笑;秋天,丰收的农民摸一把汗津津的脸,再把汗衫在河水中甩一甩,一身的疲倦随河而去;冬天,孩子们跟上农闲的后生们,坐在自制的溜冰车上,在结冰的河面上来回穿梭……

我们村离刘胡兰的家乡云周西村也就两公里,我想,在刘胡兰小时候发生的村民与财主家因浇地争水的故事,争的一定就是汾河水。而当年刘胡兰参加妇女培训班的贯家堡村,就在汾河西岸,她的足迹也会留在汾河岸畔……

那年,我从汾河岸,走出了家乡,走进了外面的学校。

汾河承载了我对故乡的几多眷恋,几多思念,几多牵挂,那里有父老乡亲,那里有亲朋好友,那里更有父母姊妹。不管在什么地方,每当我路过汾河,总要多看几眼,毕竟那是流过家乡的河流。

前些时候,应朋友相邀去汾河拍鸟,我才发现汾河两岸已是平坦的柏油公路了,而宽阔的滨河西路正在向晋中、吕梁延伸。宽阔的河道内,碧水粼粼,水草青青,微风摇曳着岸边的树叶。汾河里修筑起一道道活动坝,一处处的汾河湿地景观也正在建设中,岸边是漂亮整洁的人行步道,人们或漫步河堤,或拍照留念,这道生态风景线成了网红打卡地。后来我几次到汾河拍鸟,从胡兰大桥向南或向北的那段河面上,不时有飞来飞去的各种水鸟,有白鹭、苍鹭、夜鹭、琵琶鹭、海鸥、黑翅长脚鹬、绿头鸭、天鹅、黑鹳、翠鸟、金翅雀等,还有的叫不上名字来的水鸟。草水相环的河滩上有几群羊在悠闲地吃草,绿草与碧水间,一群群水鸟在嬉戏着、欢叫着,一片片河滩农田,一湾湾河畔鱼池,还有那池塘里开放的荷花、莲花,这里已成了一处处的湿地公园。

以这段汾河为界,河西是吕梁的文水县,河东是晋中的祁县。当然,河东也有文水的两千多亩地,那是西社村的,西社有座通往汾河东岸的石桥。

有趣的是我们在这段汾河里,不仅拍到国际二级保护动物天鹅、白琵鹭,拍到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三有”陆生野生动物反嘴鹬;而且还拍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和火烈鸟。那火烈鸟还给我们演绎了一段美好的故事。

那还是寒冬季节,我在文水境内汾河中偶然拍摄到一只世界珍稀鸟类——火烈鸟。而后它一直在刘胡兰汾河大桥北的河中活动。半个月后的一天,我们几个摄影爱好者依然在这里拍到它孤独的身影,并发现它有只翅膀的一缕羽毛受伤了,这更引起我们对它的关注。又过了十来天,当我们再次来到汾河的时候,火烈鸟成两只了。原来,那只留在汾河里受伤的火烈鸟飞不起来,前段飞经这里时落队在这里,来寻找它的也许是它的配偶。接着发生的事非常感人,这只没有受伤的鸟一直陪在那只受伤鸟的身边,一会儿用长长的嘴梳理一下那只鸟受伤的翅膀,一会儿亲亲它的脖子,一会儿又引着它试试飞翔。最终那只受伤的鸟也没能飞起来,但它能跑出一段距离了。它们一直踱步、捉鱼,形影不离。在金色的晚霞中,它们像一对情侣,牵手散步……

回家后我查了火烈鸟的资料:火烈鸟主要分布于中南美洲、非洲、中亚、南亚等地区,在我国十分罕见,属于世界濒危野生动物,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火烈鸟的喙比较特别,上喙比下喙小。通体长有洁白泛红的羽毛。红色并不是火烈鸟本来的羽色,而是来自其摄取的浮游生物。其实这两只火烈鸟羽毛就以灰色为主,没有明显的红色。

惊喜的是一年后我们再次在这段汾河里看到了火烈鸟,是三只羽毛发红的火烈鸟,是那两只火烈鸟和它们的孩子重游故地吗?我不敢肯定,但它们的到来吸引了太原、晋中、吕梁等多地的摄影爱好者前来拍摄,也成了汾河的一道靓丽风景。

汾河,家乡美丽的汾河。每当太阳从东方缓缓升起,那一群群飞鸟腾空而起,向着太阳飞去。那飞翔的鸟带给汾河无限的生机,带给农民丰收的希望,带给家乡美好的明天。